地震了怎么办,幼儿园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


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2、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3、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4、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5、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扩展资料:

地震的破坏特点

1、地震成灾具有瞬时性。地震在瞬间发生,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人类辛勤建设的文明在瞬间毁灭,地震爆发的当时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

2、地震造成伤亡大。地震使大量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元凶,尤其一些地震发生在人们熟睡的夜间。据1988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专家组的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全球地震灾害死亡总人数超过120万人,其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是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余人。

1900~1986年间地震死亡人数占在所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8%,其中中国的地震死亡人数最多,占42%,这主要是因为以前中国的房屋抗震能力差,人口密集。统计表明,约60%的死亡是抗震能力差的砖石房屋倒塌造成的。

地震还易引起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等次生灾害。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等都引发大火,关东地震中死亡14万人当中,约10万人因火灾死亡。

参考资料来源:

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地震发生时该怎么办

震后互救
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震后救人时间要快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
救人的方法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施救和护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地震发生时该怎么办

地震来了怎么办?

1、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专家:云南青海地震都与印度板块活跃有关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称,这两地发生的地震与近期印度板块比较活跃有关。印度板块在最近这段时间活动有明显增强态势,因此会影响到中国,使得西部一带地震活动有明显抬升。

专家分析,这两次地震目前预判伤亡情况不会太严重,云南的地震震级属于中等强度,6.4级地震对应的裂度大约是7到8度,由于震源比较浅,可能裂度会达到8度,但它离县城和其他城镇相对有距离;

青海发生的7.4级地震从能量角度看要比云南的地震高出30倍,强度属于大地震,但因为处于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而且震源深度达到17公里,深度越深,震中的裂度相对就会减弱,但影响范围会大一些,预计裂度会达到9度。

地震来了怎么办?

遇到地震怎么办?

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否则,凶多吉少。日本曾有统计,发生地震时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过被压死的人。可见,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若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自救行为或逃离现场,常能获救,或避免死亡,临场该如何去做呢?

1、如果你地震时你在楼房中,应该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能使用电梯。

2、能跑则跑,不能跑别乱跑!

首先,你要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如果所处的是易于逃离至空旷地带的建筑,比如农村的平房,而且这个建筑并不坚固,倒塌的可能性很大,你要尽快的冲出去,跑到安全的空旷地带躲避。 跑要跑的坚决果断干脆利落,细软首饰之类的东西固然值钱,但也要先有命花才行,况且现在的医药费也不便宜。

第二,如果是城市的楼房,则呆在房间内是最好的选择。 国内外许多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虽然不同建筑抗震强度不同,但总体来说,钢筋混凝土房屋除具有刚性以外,还有一定韧性,一般不会一震就彻底摧毁。躲过了危险的一分钟以后,再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这样生存的希望大大提升。

不要相信“生命三角”谣言!

网络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叫“生命三角”,声称地震时应迅速找个大型沉重的物体卧在旁边。其实这是个不折不扣的谣言,地震过程中房顶可能从四面八方沿不同方向砸过来,你根本无法预料哪个是所谓的生命三角,而且你本想用来支撑的重型家具也很可能由于晃动先行砸在你身上。该谣言来自于加拿大人库普,联合国曾经专门发表声明辟谣,而美国政府也曾以诈骗和造假对其进行诉讼和调查。

地震过去了,千万别点火!

谢天谢地,可怕的地震终于过去了,大地终于平静下来,你从躲藏的地方慢慢爬出来,充满劫后余生的庆幸。面对电力中断导致的一片漆黑,你顺手从兜里掏出来打火机打算照照明顺便抽根烟压压惊,“嘭”的一声,天然气管道断裂泄露的天然气被你引燃了,火灾,一种地震后极其常见的次生灾害被你诱发了,不仅你变成一堆焦炭,还可能连累一大批人给你垫背。

如果你被困,该怎么办?

如果你被掩埋在了废墟下面,首先你要快速镇静下来,树立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任何负面的乃至自暴自弃歇斯底里的情绪都是求生的大敌。 亲,加油吧,为了让爱你的人不伤心,为了让恨你的人不开心,勇敢的坚持下去。不要笑,受困的时候,可以多想想这些,这可以作为你坚持下去的动力,坚持到救援人员来到你身边。

其次,如果你的衣服或者身体的某个部位被挤住了,不要急于暴力的挣脱,你要先冷静下来把这个支撑结构搞清楚,如果这个支撑非常脆弱的话,你暴力的挣脱拉扯很可能导致整个空间的坍塌,这将瞬间葬送你求生的机会。

此外,如果闻到有煤气的气味或者所处环境的粉尘非常严重,可以将衣物弄湿后捂住口鼻。如果没有水或者水量有限,可用小便代替。如果伤口有活动性出血,可将衣服撕成条状加压包扎止血。

在自己的安全得到保障以后,要设法保存体力,让自己能维持尽可能长的时间。不要声嘶力竭的呼救,在救援人员没有到达的情况下这样做只会浪费体力。

打开你的手机,如果有信号,那恭喜你,你获救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如果手机没有信号,也不必太过失望,因为地震导致信号中断也是很正常的。你可将手机关闭以避免电量过度消耗,每隔六七个小时将手机打开一次,一旦通信系统被修复,可立即与外界联系。当看到或者听到救援人员到场时候,立刻通过敲击等方式向外传达信号求救。

遇到地震怎么办?

地震来了怎么办

地震时的剧烈摇动约1分钟左右。请躲在结实的桌、台等下面藏身,保护头部。
发生地震时应立即关闭火源!如果起火应马上灭火!
关闭火源能防止灾害扩大。应养成习惯,即使是小地震也要立刻关闭火源。
不要慌乱地跑到室外!
胡乱地跑到室外非常危险。请认真确认周围情况以后,再从容行动。
打开门以确保出口!
混凝土建的公寓等,有时会因为地震的摇动而使房门歪斜而打不开。请打开门以确保出口。
在室外时应保护头部,躲开危险的物体!
在室外遇到地震时,应注意围墙倒塌,窗户玻璃或招牌等落下。应到安全的建筑物中或附近较大的场所避难。
在百货店、剧场等地应按照工作人员指示采取冷静行动!
汽车靠左停车,在管制区域内禁止行车!
请根据汽车收音机的信息行动。
注意山崩、崖塌、海啸!
处在山崩、崖塌、海啸等危险区域时,应立即避难。
请徒步避难,携带品控制在最小程度!
使用汽车会引起堵塞,妨碍灭火、救援、救护活动。
不要相信流言,请按正确信息采取行动!
发生灾害时易于为流言所惑。请根据报道机关和区市町村、消防、警察发布的信息行动。
家庭防震对策

请进行家庭安全检查。
进行建筑物的抗震检查,如有必要应进行加固。
注意石油暖炉等用火器具和危险物品的管理和保管。
寝室、婴儿房间、老人房间最好不要摆家具。(确保安全空间)
将家具固定,不要在家具上堆放物品。(防止落下)
将家具用L型金属零件固定。(防止倒塌)
<家庭的安全对策>

注意:不要藏在红色图标位置!

从平时起做好保护生活准备。
饮用水(一人9升)、食物(1人9餐,婴儿应备奶粉)
急救医疗品(别忘记带常备药)
袖珍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现金和贵重品
内衣、毛巾、纸巾、其它根据家人情况准备所需物品。
每月召开一次家庭防灾会议。
确认家庭内分工和灾害时的联络方法。
确认临时集合场所、广域避难场所和避难路线(请到区市町村的防灾主管课确认)。
掌握急救方法。
从平时起就建立与近邻的协作体制。
与附近邻居就防灾措施进行讨论,建立协作体制。
积极参加市民防灾组织。
积极参加都及区市町村实施的防灾训练。
■发生灾害时的安全确认

地震时,电话不易打通,请记住与家人安全的确认的方法。
地震来了怎么办

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当地震降临,我们采取正确的避震方法会为我们赢得最大的生存几率。家庭避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迅速做出正确抉择。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在生死12秒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当地震袭来时,从你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你完全被地震控制之间,尚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应利用这宝贵的十几秒钟,尽快躲到离你最近的安全的地方。

经过多年来的地震总结,地震后房屋倒塌时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是人们避震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要注意利用它们,为我们成功避震增加砝码。此外,震时应顺手将门窗打开,避免因地震变形而无法逃生。

对于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避难;也可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千万不可慌张奔跑;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用电梯,更不能跳楼。住平房的居民,根据具体情况或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或者跑出室外空旷地带。同时要紧急关闭所有的火源,包括电源和煤气等。

(2)及时关火。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如果震时的你正在用火,应遵循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的原则。大地震时,仅依赖消防车来灭火是不现实的,要想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低程度,及时的自救显得尤为重要。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为避震自救创造更为安全的环境,家人及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以及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3)注意避雷。地震发生以后,如果遇上雷雨天气,或者是地处多雷区,则要特别注意采取避雷措施。具体地,应该采取这些措施来避雷:

关闭门窗,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不宜靠近建筑物外墙,更别用手触摸窗户的金属架。尽可能关闭各类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和闭路电视、电话的接入线,尽量避免使用电话等电器,以防雷电沿线路入侵,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尽量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以及有电源插座的地方。尽量不要在吊灯下坐立。

不宜使用淋浴器冲凉,尤其不要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这主要是因为万一建筑物被雷直击时,巨大的雷电流将沿着建筑物的外墙、供水管道流入地下,雷电流有可能沿着水流导致淋浴者遭雷击伤亡(平时还要注意检查太阳能热水器金属部件是否有防雷接地)。

(4)延缓生存时间。震后如发现自己不能脱险时,应采取延缓生存时间的自救措施。地震引起房倒屋塌时,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灰尘,因此,首先要防止呼吸道被尘埃堵塞;其次决定生死的首要条件是有无空气,故不要乱喊叫,尽量节省氧气,保存体力;再者要冷静观察自身所处环境,努力创造供生存的安全空间和易于被外面人发现的条件。

(5)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如果身处高楼,地震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对于高楼建筑的抗震标准,我们国家都有相关的规定,也就是说高楼在建造的时候就已经根据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大小和可能发生地震震级的大小进行了防震设计。只要是符合设计标准的建筑,只要地震的破坏程度没有超出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高楼在地震时是不会马上发生倒塌的。因此,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要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2)避震位置至关重要。高楼避震中,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空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3)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地震之后怎么办啊?

1、迅速远离房屋、建筑物、山体、湖泊,转移到空旷、平坦的地方。

2、来不及转移时,要就地躲藏。俗话说:小地震不用逃,大地震逃不掉。所以,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迅速就近躲藏。家中卫生间是最安全的地方。卫生间空间小,不容易被倒塌的天花板和墙壁砸伤。另外,卫生间有水,能够维持人的生命。

地震时,首选卫生间躲避。其次,要选择储存室、书房、没有煤气的厨房等空间小的房间。室内墙角也是较安全的地方。房屋倒塌时,室内墙角处容易留下一个安全生存空间。另外,可迅速躲避到床、桌、冰箱、洗衣机等坚固物体旁边或下面。

3、要蹲下身体,并用枕头、棉被、书包等顶在头上,保护头部。

4、要用手绢、毛巾、或双手捂住口、鼻及脸部,防止灰尘堵塞口、鼻和迷住眼睛。

5、地震发生后,要减少各种活动,保持好体力,坚定信心,耐心等待救援。

6、地震刚结束时,先不要急于呼喊,要充分节约体力。救援人员最快也要地震后数小时才能到达。急于呼喊会浪费掉宝贵的精力。

7、如带手机,要及时与亲人联系。要充分节约电源,可间断关闭手机,留在关键时候使用。

8、听到救援声音,要主动呼喊求救。呼喊声音尽量长一点,便于救援人员听到。

9、可用手机发信息、打电话或放音乐,或用石块敲打墙壁、金属物,发出救援信号。

扩展资料:

地震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

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

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

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

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参考资料来源:

地震之后怎么办啊?

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1.在学校,地震来了的话,我们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靠近门的学生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同学紧靠墙根。远离外墙、门窗,不要使用电梯,不能跳楼。 

2.如果你地震时你在楼房中,应该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跳 楼,也不能使用电梯。尽量不要躲在木质桌子底下,或者床底下,而应该躲在坚固家具的旁边,衣柜墙角边是比较安全的。

3.在野外,地震来了的话,我们可以到到开阔平坦地避震,要尽量避开建筑物、高大树木以及山坡、河沟等地,以防滚石、泥石流、滑坡等。室外情况复杂,震时要注意观察,选择恰当的方法避险,避免意外伤亡。

4.如果地震时你正在户外,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正确的做法是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要避开高大建筑物

5.在公共场所,地震来了的话,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应避开广告牌、变压器等危险物。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6.地震来了的话,我们应该保持镇静,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切忌乱逃生。平时要熟悉地震知识,参加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方法,震前震后都不要听信和传播谣言。

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上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下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相关推荐

  • 大自然中有哪些书,大自然的书籍

    大自然有哪些“书”看积雪辨别方向看河流辨别方向看动物异常、井水异常辨地震看动物异常辨天气大自然中,有什么像书的.  笔记大自然  笔记大自然,这是一本指导如何给大自然书写日记的入门书,克莱尔和查尔斯是

    2021年10月01 81
  • 收到英文怎么说,信息收到英文怎么说

    收到英文怎么说receive 英[rɪ'siːv]  美[rɪ'siːv]  释义:v.接到;收到;接待过去式:received过去分词:received现在分词:receiving第三人称单数:re

    2021年10月01 10
  • 平均成绩怎么算,历年平均成绩怎么算

    怎样计算高中平均成绩准备材料:Excel1、打开Excel文件表格,点击选中要计算平均分的那个单元格。2、接下来,在数据表右侧页面中,点击“自动求和-平均值”按钮。3、接下来,软件将自动全部框选计算数

    2021年10月01 13
  • 怎样提高五公里成绩,跑步五公里成绩

    如何快速提高五千米成绩每天晚上去操场练习长跑.比赛是1000米,那你就先练习三千米长跑提高肺活量.每星期中午练习2000米长跑,因为比赛的时候不可能是晚上,你要适应温度.每星期自测一次1000米,了解

    2021年10月01 7
  • 怎样制定学习计划

    怎样制定学习计划内容来自用户:三一企管     三一文库()/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怎样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我们讲制定计划,主要指制定学生个人的学习计划,例如:竞赛赶超计划、某科补课计划、假期自学计划、考

    2021年10月01 14
  • 读书的好处有哪些,董卿说读书的好处

    读书的好处有哪些大全读书的好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读书就是将人类浓缩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习得的最佳方式,读书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摆脱愚昧和迷信,不再是一个空白的人,

    2021年10月01 4
  • 穿书之论如何掰直反派

    谁有好的(耽美师徒文,修真的)可以推荐一下吗都市御医》作者:人生若初《农家生活》作者:悠悠仙《九霄》作者:梦溪石《踏仙》作者:零夜月落《僵尸少年修仙记》作者:宅女一枝花《重生修仙记》作者:温吞的女人《

    2021年10月01 13
  • 学习汽修哪里好

    汽修技术的发展前景挺不错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紧缺,薪资待遇好。一、汽修行业是今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黄金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汽修人才非常缺乏。二,汽修人才发展空间大。选择学汽修的初高中生在掌握到精

    2021年10月01 7
  • 哪些特长生高考加分,美术几级可以中考加分

    高考哪些艺术类的特长可以加分?高考生的特长美术,舞蹈,足球,篮球等都是加分的,一般加分在10-20分,具体加分情况要根据报考学校进行咨询。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

    2021年10月01 7
  • 如何没有你书包网

    如果没有你电子书txt全集下载如何没有你?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本书由完结TXT(我爱穿越)为您整理制作完结TXT小说下载论坛打造最齐全的TXT小说下载基地有人说

    2021年10月01 5
  • 买书哪个网站便宜,当当网购书城官网

    买书的网站有很多,其中当当网、亚马逊、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这些网站是比较好的,需要买书的可以到这些网站进行选购。1、当当网在图书品类,当当占据了线上市场份额的50%以上,同时图书不但领先市场占有率4

    2021年10月01 6
  • 怎么查会考成绩,2021学业水平成绩查询入口

    怎么查询会考成绩你问:如何查找会考成绩查询?各个省份的会考成绩查询时间不统一,高中会考文化科目一年开考两次,每次都开考10门。第一次安排在春节前三周左右,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科主要面向高三考生,其他

    2021年10月01 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