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元膺是个怎样的人,吕元保

翻译新唐书.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全文在第四段有。吕元膺(749年-820年),字景夫,唐郓州东平县(今东平县)人。官至吏部侍郎。他姿秀仪美,才华出众。去京师拜见前宰相齐映,齐映十分惊奇:“我无


翻译新唐书.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全文

在第四段有。

吕元膺(749年-820年),字景夫,唐郓州东平县(今东平县)人。官至吏部侍郎。他姿秀仪美,才华出众。去京师拜见前宰相齐映,齐映十分惊奇:“我无缘认识娄、郝,看言谈举止,娄、郝也不过如此! ”建中初年,被选为贤良,任安邑尉,长春宫判官。平定李怀光作乱之后,德宗下诏,令河北节度史王栖曜留吕元膺辅佐。不久,任殿中侍御史、右司员外郎。后出任蕲州刺史。在蕲州时,一囚犯对他说:“明天就是年了,家有父母,不能团聚,深感悔恨。”说罢痛哭不止。吕元膺很同情,便把所有囚犯的刑具去掉,放他们回去过年,并指定回来日期。狱吏认为不可,元膺说: “我相信他们,他们怎能失信于我? ”结果众囚犯如期返回。不法之徒深感愧疚,从此不在蕲州作案。
元和八年前后,吕元膺升为给事中,不久,又改任同州刺史。皇帝与他谈起政事,他对答如流,详细而具体。皇帝对宰相说:“元膺直人快语,应留在左右,为何放他到外地去? ”于是留吕元膺为给事中,兼任皇太子侍读,又升御史中丞、鄂岳观察使。有一次,夜半登城,守城人不许,随从说:“这是中丞大人。”守城人说:“夜难辨。”吕元膺未登城而返。第二天,他就提拔这位守城人为将军。吕元膺后任尚书左丞。度支使潘孟阳与太府卿王遂不和,皇帝下诏调孟阳为散骑常侍,王遂为登州刺史。吕元膺认为不妥,要求皇帝明曲直奖罚。江西裴堪巡察虔州刺史李将顺受贿案,未经讯问 贬谪。吕元膺说:“观察使对案子不经过反复审问就作处理,即使该死罪,也不符法, 请派御史讯问。”
后吕元膺拜东都留守,东都西南与邓虢相通,路途多山,川谷旷深,麋鹿很多。山中有人以射猎为生,不务农桑,他们居无定所,骄悍好斗,当地人都称他们为“山棚”。山棚与李师道兵共谋,劫掠地方,当时,守城兵少而弱,吕元膺坐城门指挥, 意气闲舒,进退有方,兵民奋力,终获全胜。后又任吏部侍郎,因病改太子宾客。死后追赠吏部尚书。
吕元膺在交友用人上非常谨慎细致,在他任东都洛阳留守时,经常和门客在一起下棋。有一次,吕元膺一边下棋,一边批阅公文,看着批着,竟忘了下棋。和他一起下棋的那个门客一看,机会来了,就趁机偷偷地换了一枚棋子。这样一来,局势顿时大变,那个门客就可以稳操胜券了。 说来也巧,偏偏他这个小动作让吕元膺看到了。吕元膺也不当即拆穿,就打着哈哈结束了这盘棋。第二天他客客气气地对那门客说:“我这儿人浮于事,难免会耽误先生的前程,还是另请高就吧。”说罢,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为他送行。门客是哑巴吃馄饨,心中有数,只好红着脸,讪讪地走了。
十多年过去了,吕元膺一直闭口不谈这件事。直到他病危前夕,才语重心长对围在病床边上的儿孙们说:“为人处世,交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仔细选择。十多年前我在东都时,和一个门客相处极好,就是为了这么一枚棋子,我下决心把辞却,不再与他交往。说起来,他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更换一枚棋子,原是小事一桩,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但我却从中看到他的心迹可畏。当初如果直接说出来,又怕他担惊受怕,从此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但是事至今日如果再不说,又怕你们不了解真情,会引起误会。这么一说,我也就没有好牵挂的了。”说罢,他坦然地闭上双眼,溘然长逝。
翻译新唐书.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全文

吕元膺因为一颗棋子就辞退了这位棋友你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吗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姿仪瑰秀,有器识。历右司员外郎。出为蕲州刺史,尝录囚,囚或白:“父母在,明日岁旦不得省,为恨。”囚泣,元膺恻然,悉释械归之,而戒还期。吏白“不可”,答曰:“吾以信待人,人岂我违?”如期而至。 自是群盗感愧,悉避境去。

元和中,累擢给事中。俄为同州刺史。既谢,帝逮问政事,所对详诣。明日,谓宰相曰:“元膺直气谠言,宜留左右,奈何出之?”李簿、裴珀谢,因言:“陛下及此,乃宗社无疆之休。臣等昧死请留元膺给事左右。”未几,兼皇大子侍读,进御史中丞。拜鄂岳观察使。

尝夜登城,守者不许。左右曰:“中丞也。”对曰:“夜不可辨。”乃还。明日,擢守者为大将。

入拜尚书左丞。度支使潘盂阳、太府卿王遂交相恶,乃除盂阳散骑常侍,遂邓州刺史,诏辞无所轻重。无膺上其诏,请明枉直,以显褒惩。

江西裴堪按虔州刺史李将顺受赇,不覆讯而贬。元膺曰:“观察使奏部刺史,不加覆.虽当诛,犹不可为天下法。”请遣御史按问,宰相不能夺。

选拜东都留守。故事,留守赐旗甲,至元膺不给。或上言:“用兵讨淮西,东都近贼,损其仪,沮威望,请比华、汝、寿三州。”帝不听,并三州罢之。留守不赐旗甲,自此始。都有李师道留邸,邸兵与山棚谋窃发,事觉,元膺禽破之。始,盗发,都人震恐,守兵弱不足恃,元膺坐城门指纵部分,意气闲舒,人赖以安。东畿西南通邓、虢,川谷旷深,多麋鹿,人业射猎而不事衣,迁徙无常,皆趟悍善斗,号曰“山棚”。权德舆居守,将羁縻之,未克。至是,元膺募为山河子弟,使卫宫城,诏可。

改河中节度使。时方镇多姑息,独元膺秉正自将,监军及中人往来者,严惮。入拜吏部侍郎。正色立朝,有台宰望,处事裁宜,人服其有体。以疾改太子宾客。居官始终无訾缺。卒,年七十,赠吏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卷八十七》)

【译文】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县人。形貌瑰伟,姿容秀丽,有才能有见识。历任右司员外郎。外调为蕲州刺史,曾审问囚犯,囚犯中有人告诉他说:“父母在堂,明天是大年初一却不能探望,以此为遗憾。”说完伤心落泪,元膺也很伤心,全部打开了刑具放他们回家,并且告诉了他们归还的日期。下属陈述说“不行”,元膺回答说:“我用诚信待人,他们怎么会欺骗我呢?”囚犯们果然如期返回。从此强盗们受到感动,深感愧疚,都离开了蕲州。

元和年间,经多次升迁做了给事中。不久又外放为同州刺史。辞行的时候,皇帝趁机询问政事,他的回答详细明畅。第二天,皇帝对宰相说:“元膺一身正气,敢说真话,应该留在我身边,为什么外放他呢?”李藩、裴珀谢罪说:“陛下过问(问及)此事,这是宗庙社稷万世流传的喜庆征兆。臣等冒死请求留下元膺在身边侍奉皇帝。”不久,兼任皇太子侍读,进封御史中丞。被授予鄂岳观察使。曾经夜间登城巡视,守城人不许他登城。他身边的人说:“这是中丞大人。”守城人答道:“夜间辩认不清。”元膺就回去了。第二天,提拔守城人做了大将。调到京城做尚书左丞。度支使潘孟阳、太府卿王遂关系不和,朝廷就调孟阳任散骑常侍,王遂任邓州刺史,诏书中并没有指出谁是谁非。元膺呈上那道诏书,请求指明是非曲直,来显示朝廷惩恶扬善。

江西观察使裴堪审查虔州刺史李将顺受贿一案,没经审讯就将李将顺降职。元膺说:“观察使弹劾部刺史,不加审讯,即使他的罪行当诛,也不能成为天下执法的典范。”请求朝廷派御史审查,宰相也不能强行改变他的意见。

吕元膺被选拜东都留守。按照惯例,留守将被赐给旗甲仪仗,轮到元膺做了东都留守,却免了这一规矩。有人上书说:“朝廷正用兵讨伐淮西,东都邻近惟西,减少他的仪仗就会有损他的威望,请求和华州、汝州、寿州的仪仗一样。”皇帝不许,连同三州的仪仗也一同免除了。留守不赐给旗甲仪仗,从这时开始。东都有李师道留下的官邸,邸兵和山棚人密谋叛乱,事情败露,元膺擒获了他们。当初,叛乱发生时,东都人人恐慌,守兵势弱不足仰仗,元膺坐在城门指挥分派,神态安闲自若,人们赖以安定下来。东畿西南通邓州、虢州,川深谷旷,多麋鹿,人们以射猎为业却不从事生产,迁徙不定,都矫健勇悍善于格斗,号称“山棚”。权德舆任东都留守时,想笼络他们,没能实现,至此元膺招募他们为山河子弟,让他们保卫宫城,皇上下诏许可。 改任河中节度使。当时方镇多无原则地纵容,只有元膺坚持正道严格自律,监军和来往办事的宦官,无不敬畏。进京做吏部侍郎。(他)在朝廷上神态庄重,立身端正,有宰相的声望,处理事务非常合宜,人们佩服他做事得体。因病改任太子宾客。为官始终没有过失。死时七十二岁,追赠吏部尚书。
吕元膺因为一颗棋子就辞退了这位棋友你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吗

“吕元膺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对棋”阅读答案及翻译

译文:

  1.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县人。形貌瑰伟,姿容秀丽,有才能有见识。历任右司员外郎。外调为蕲州刺史,曾审问囚犯,囚犯中有人告诉他说:“父母在堂,明天是大年初一却不能探望,以此为遗憾。”说完伤心落泪,元膺也很伤心,全部打开了刑具放他们回家,并且告诉了他们归还的日期。下属陈述说“不行”,元膺回答说:“我用诚信待人,他们怎么会欺骗我呢?”囚犯们果然如期返回。从此强盗们受到感动,深感愧疚,都离开了蕲州。

  2. 元和年间,经多次升迁做了给事中。不久又外放为同州刺史。辞行的时候,皇帝趁机询问政事,他的回答详细明畅。第二天,皇帝对宰相说:“元膺一身正气,敢说真话,应该留在我身边,为什么外放他呢?”李藩、裴珀谢罪说:“陛下过问(问及)此事,这是宗庙社稷万世流传的喜庆征兆。臣等冒死请求留下元膺在身边侍奉皇帝。”不久,兼任皇太子侍读,进封御史中丞。被授予鄂岳观察使。曾经夜间登城巡视,守城人不许他登城。他身边的人说:“这是中丞大人。”守城人答道:“夜间辩认不清。”元膺就回去了。第二天,提拔守城人做了大将。调到京城做尚书左丞。度支使潘孟阳、太府卿王遂关系不和,朝廷就调孟阳任散骑常侍,王遂任邓州刺史,诏书中并没有指出谁是谁非。元膺呈上那道诏书,请求指明是非曲直,来显示朝廷惩恶扬善。

  3. 江西观察使裴堪审查虔州刺史李将顺受贿一案,没经审讯就将李将顺降职。元膺说:“观察使弹劾部刺史,不加审讯,即使他的罪行当诛,也不能成为天下执法的典范。”请求朝廷派御史审查,宰相也不能强行改变他的意见。

  4. 吕元膺被选拜东都留守。按照惯例,留守将被赐给旗甲仪仗,轮到元膺做了东都留守,却免了这一规矩。有人上书说:“朝廷正用兵讨伐淮西,东都邻近惟西,减少他的仪仗就会有损他的威望,请求和华州、汝州、寿州的仪仗一样。”皇帝不许,连同三州的仪仗也一同免除了。留守不赐给旗甲仪仗,从这时开始。东都有李师道留下的官邸,邸兵和山棚人密谋叛乱,事情败露,元膺擒获了他们。

  5. 当初,叛乱发生时,东都人人恐慌,守兵势弱不足仰仗,元膺坐在城门指挥分派,神态安闲自若,人们赖以安定下来。东畿西南通邓州、虢州,川深谷旷,多麋鹿,人们以射猎为业却不从事生产,迁徙不定,都矫健勇悍善于格斗,号称“山棚”。

  6. 权德舆任东都留守时,想笼络他们,没能实现,至此元膺招募他们为山河子弟,让他们保卫宫城,皇上下诏许可。 改任河中节度使。当时方镇多无原则地纵容,只有元膺坚持正道严格自律,监军和来往办事的宦官,无不敬畏。进京做吏部侍郎。(他)在朝廷上神态庄重,立身端正,有宰相的声望,处理事务非常合宜,人们佩服他做事得体。因病改任太子宾客。为官始终没有过失。死时七十二岁,追赠吏部尚书。

“吕元膺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对棋”阅读答案及翻译

吕元庸文言文字字洛实

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释】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惯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务。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翻译
吕元膺做东都留守的时候,曾经与个隐士下棋。正下着棋,便有一些文件堆积起来,吕元膺就停棋拿笔批阅。棋友以为吕元膺一定顾不上棋局,就偷偷换了个棋子来取胜。吕元膺已经把一切看在眼里。第二天,吕元膺请他到别处去。所有的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棋友却感到很内疚,就留给吕元膺一份很厚的告别礼物。就这样过了约十年,吕元膺卧病在床将要死去,儿子侄子们都站在床前。吕元膺说:“结交朋友,一定要仔细地选择。当初我为东都留守,有一个和我下棋的人,乘我去办别的事时,偷偷换了一着棋。其实也不值得介意,但反映出此人的心迹可怕。几次想说这件事,又怕那个人因此而忧愁悲戚;始终不说,又怕你们毁于这一类的事上,就告诉了你们。”说完,吕元膺怀着惆怅死去了。

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吕元庸文言文字字洛实

如何翻译文言文《吕元膺》?

内容来自用户:cg8eg2

吕元庸

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释】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惯的读书人。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务。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⑵因私易一子以自胜()⑶吕请棋处士他适()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18.文中“易子”一事发生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6.⑴认为、以为⑵私自,暗地里,偷偷地⑶到……去,往,去到

17.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18.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

19.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
如何翻译文言文《吕元膺》?

吕元膺提拔守城者的翻译

显然不是啊,所谓见微知著,窥一斑而见全貌,从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脾性,古有管宁割席而坐,吕元膺因为一颗棋子就辞退了这位棋友也是同样道理,简而言之,就是价值取向不一样,道不同不相为谋~
祝学习进步,望采纳~
吕元膺提拔守城者的翻译

古人吕元膺与部下下棋辞退了棋友对不对

本人有整套的二十四史白话版,可惜是PDF格式,不知道怎么给你看。

新唐书 卷一百六十二 第六册,3597-3599页

这是新唐书下载的网址,自己试试吧!
古人吕元膺与部下下棋辞退了棋友对不对
上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下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相关推荐

  • 希斯莱杰怎么死的,希斯莱杰外号

    现实中希斯莱杰(HeathLedger)是怎么死的在分析希斯莱杰自杀的原因之前,先说下希斯莱杰的个人情况:希斯·莱杰1979年生于澳大利亚的西部城市佩斯,他的父亲是一位赛车技师,母亲是一位法语教师。在

    2021年10月01 13
  • 大魏是哪个朝代的

    隋朝。北魏(大魏)灭亡高欢在532年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但元修无法容忍高欢掌握实权,在534年投奔长安的宇文泰。534年,高欢立元善见见做了皇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这就是历史上的东

    2021年10月01 13
  • 三星堆是哪个朝代的,三星堆是什么时候的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

    2021年10月01 12
  • 翁卷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叶绍翁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翁卷(?—?),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为浙江省温州乐清市淡溪镇埭头村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其中翁卷最年长。由于一生仅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未果,所以一生都为布衣。

    2021年10月01 25
  • 鲁迅是怎么死的,鲁迅先生的死亡原因

    鲁迅是怎么死的??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在上海因胃疾去世,终年55岁。他的死讯引起全中国的注意。治丧委员会由宋庆龄、蔡元培等知名人士组成,其中包括了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推荐的沈钧儒、

    2021年10月01 17
  • 王熙凤怎么死的,红楼梦最恐怖的一张图

    王熙凤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的?在书上第几回写的?王熙凤是病死的,最初王熙凤与贾琏的感情现了问题,当时王熙凤的病明显加重,但贾琏不仅不关心她,相反还找她的茬,这也是加重王熙凤病情的原因。鸳鸯与平儿的这句

    2021年10月01 43
  • 诗人张继是哪个朝代的,唐代诗人张继作者简介

    张继,唐朝诗人,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

    2021年10月01 11
  • 司马师怎么死的,司马昭死因

    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是怎么死的?司马师是病死的。得的“目瘤”某日,医生为司马师切除了左目下的“黑瘤”,因伤口疼痛,正在帐中休息,忽然听外面喊声大震,人马大乱。部下禀报有人兵变叛乱,司马师大惊,心如火烈,

    2021年10月01 14
  • 天龙八部是哪个朝代,天龙八部距离射雕过了多少年

    小说简介新修版《天龙八部》《天龙八部》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所

    2021年10月01 16
  • 魏璎珞姐姐怎么死的,谁玷污了魏璎珞姐姐

    延禧攻略,魏璎珞姐姐魏璎宁究竟是被谁害死的?魏璎珞在第25集发现杀死姐姐的凶手魏璎珞去找叶天士,却发现叶天士被人绑了起来。正在魏璎珞觉得大事不妙的时候,后面的太监早已对她拿起了绳子。魏璎珞苦苦挣扎,垂

    2021年10月01 5
  • 唐朝四大才子是谁,唐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朝四大才子是谁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

    2021年10月01 10
  • 庙号起源于哪个朝代,庙号从高到低排序

    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制度,但对庙号有了严格的规定,但自汉元帝为汉宣帝立

    2021年10月01 1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