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李四光是干什么的人

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1889年10月26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县,1971


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1889年10月26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县,1971年4月29日逝世于北京。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为创始会员之一。1913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学,1918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地质人材。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31年获伯明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34年赴英国讲学,主持伦敦、剑桥等八所大学举行的“中国地质学”讲座。1947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自英国回国,历任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和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华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原子能委员会副主任、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地震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地震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五十年代中期,还担任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69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李四光毕生致力于地球科学事业。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注重实践,悉心钻研,勇于创新,写下了数百万言140余篇(部)科学论著,为发展地球科学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创建的地质力学,提出构造体系新概念,为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地质工作开辟了新途径;他关于古生物蜓科化石分类标准与鉴定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为微体古生物研究开拓了新道路;他建立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学,为第四纪地质研究,特别是地层划分、气候演变、环境治理和资源勘查等开拓了新思路;他始终不渝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和人民:

为了解决经济建设中能源紧缺问题,他运用自己创建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组织和指导石油地质工作,在分析中国地质构造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50年代初就提出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的“摸底”工作值得进行,为大庆、胜利、大港等我国东部一系列大油田的勘探与发现,为摘掉我国“贫油”的帽子和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导铀等放射性矿产勘查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发展我国核工业和“两弹一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邢台发生地震后,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的关键时刻,他提出进行地应力测量和现今构造应力场分析,研究地震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预测和预报地震指明了方向;他还把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在地壳活动带中寻找建设“安全岛”,以及各种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他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发展地球科学、国家建设和人民的安危,被誉为新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和楷模。
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说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籍贯地:湖北省黄冈(今团风)县回龙山香炉湾 家人:父亲李卓侯,姐姐李希贤,夫人许淑彬,女儿李林(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份: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支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说说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四光是个怎样的人

李四光简历 :



1889年10月26日 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 



1904—1907 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宏文学院普通科学习。 



1905年8月 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7年—1910年7月 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舶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毕业归国后任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教师。 




1911年10月—1912年8月 先后任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事,湖北军政府实业司司长,湖北省同盟会支部书记。 



1913年10月—1918年6月 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学采矿,后学地质学。毕业时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1920年 归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28年1月 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931年 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34年—1936年4月 在英讲学,接受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7年11月 率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迁广西桂林。 



1948年8月 赴英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大会。 



1950年5月 回到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 



1951年4月 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1952年9月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1956年2月 成立地质力学研究室,兼室主任,1958年室改成所,兼任所长。 



1958年6月 被苏联科学院授予国外院士。8月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委员会主任。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9年4月 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0年8月 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1971年4月29日 逝世于北京。

李四光是个怎样的人

李四光小时候是个怎么样的人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中国地质大学第一任校长,湖北黄冈人,蒙古族[1],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1932年任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代理校长,之后又任重庆大学教授。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光绪三十年(1904)五月官费赴日本留学读大阪高工船用机关科,宣统二年毕业(1910),其间加入同盟会,后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去英国留学,191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等职。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著作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1.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2.运用力学对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的研究,创建“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的概念。预测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存有石油,后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油田的发现证实其预测。
3.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对中国北部䗴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的研究是中国最早进行的䗴类及石炭二叠系研究。其创立的“䗴”字,用来翻译Fusulinid(一种早已灭绝的有孔虫,属于原生动物),为中国古生物学界所沿用。
4.提出了华东第四纪冰川存在的理论。
5.地震预报:李四光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李四光为地震地质和地震预报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李四光在晚年,为中国地热的开发和利用也做了很多工作,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中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地质学家李四光还是一位音乐迷,谱写了中国最早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
李四光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生前用过的小提琴引起参观者关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马胜云称,李四光在英国留学时迷上小提琴。
李四光在英国苦读7年,1920年回国前,他提笔写下小提琴曲《行路难》。据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室考证,它是有曲谱为证的中国最早的一首小提琴曲。
李四光小时候是个怎么样的人

李四光是怎样一个人

  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 原名李仲揆.14 岁那年, 因他学业优秀, 被保送去日本学习.在填写出国护照时, 他把年龄”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么办?李仲揆灵机一动, 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 名叫”李四”, 又太俗气了; 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此, 他开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时候, 家里很穷, 兄弟姐妹7 人, 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教书先生, 收入微薄, 妈妈一人种田, 日子很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 年岁很小, 但十分懂事.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 心里难过, 就千方百计帮助妈妈干活.天刚亮, 他就起床, 把水缸装得满满的; 上山砍柴, 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 用脚踩踏板, 人小踩不动, 他动脑筋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 当脚往下踩时, 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 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 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 打闹取乐, 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 他先顺叶踩到藕, 再用脚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 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 收获一根根完整的鲜藕.

  后来, 李四光独自一人来到武昌, 报考官办小学堂.考试发榜, 李四光名列第一, 在小学堂, 他勤奋攻读, 刻苦钻研, 成为小学堂一位优等生.14岁那年, 他被学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学期间, 他对地质学发生了兴趣, 立志探索地质构造的奥秘.

  几十年来, 他在地质构造上悉心研究, 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 并用这个理论去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 预测地震, 开发地热, 在中国地质史上, 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李四光是怎样一个人

李四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姐夫还挺好夫妇发货人孤独如度人机人哈人哈刚发尴尬大部分胡图图然后服不服屠夫还发发吧还差
李四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四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中国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的创建者之一。[1]
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等职。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作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四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四光是什么人?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1][2][3]
李四光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4]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4]
中文名
李四光
别名
字仲拱,原名李仲揆
国籍
中国
民族
蒙古族
出生地
湖北省黄州府黄冈县(今黄冈市团风县)
李四光是什么人?
上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下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相关推荐

  • 多尔衮怎么死的,历史多尔衮之死

    历史上多尔衮到底是怎么死的?  多尔衮正值壮年,因何而死?原因至少有三:  其一,体弱多病。用豪格诅咒他的话说,他是个“有病无福”之人。多尔衮身材细瘦,素患风疾,入关后病情日重,常常头昏目眩,一度病情

    2021年10月01 11
  • 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人,清朝龚自珍时期情况

    对于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一问题,史料中记载的说法不一。清初、清朝中期、清末、近代这几种说法都有,但其中清末和近代这两种说法相对比较普遍。详细说来,龚自珍生于1792年,当时是乾隆五十七年,在时间上处

    2021年10月01 16
  • 骆宾王是哪个朝代的,骆宾王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骆宾王(约619~687)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

    2021年10月01 5
  • 哪个朝代的铜钱值钱,哪个朝代的古币最值钱

    1、秦朝铜钱秦半两钱为秦代货币。铜铸,圆形方孔,钱径一般为2.5-2.77厘米,重12铢(我国古代规定1两为24铢)2.5-3.35克,个别有外郭,被平素,面文“半两”二字。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

    2021年10月01 11
  • 王金来是一个怎样的人,王金来简介

    太湖有多大?1、历史感受和现实感受很难分开,因为文明本身就有上下的粘连性。作者:余秋雨,出处:千年一叹2、文明是善,野蛮是恶;自由是善,束缚是恶。但正是这种臆想的知识把人类天性中的那种本能的、最幸福的

    2021年10月01 4
  • 吴王夫差是哪个朝代,夫差是什么时期

    吴王夫差(?-前473年),姬姓,春秋时期吴国第25任国王,在位时期为前495年—前473年。为了洗雪其父阖闾败给越王勾践的耻辱,夫差励精图治,吴国也迅速增强。

    2021年10月01 8
  • 择天记大周是哪个朝代

    有点类似于李唐武周时期吧,里面的天海圣后就是以武则天为原型,至于前朝的皇帝和大臣均是参照李世民时期的文武大臣,例如王之策的原型应该就是房玄龄或者杜如晦。魔族有点类似于突厥吧。

    2021年10月01 9
  • 婉容怎么死的,溥仪为什么性无能

    婉容皇后怎么死的?末代皇后婉容最后因为鸦片瘾发作而去世,婉容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后,她的一生可谓是非常的悲惨,作为一个皇后她没有享受荣华富贵,而且到现在遗体都没有下落,婉容在1906年出生,她的家世非常

    2021年10月01 5
  • 麦城是现在的哪里,真正历史中关羽是怎么死的

    让关二爷濒临绝境的麦城,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关羽败走麦城的麦城在湖北当阳市两河乡境内,距市平阳镇20余公里。为东周时楚国重要城邑,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县治所在地。清同治《当阳县志》记载:

    2021年10月01 8
  • 关晓彤是个怎样的人

    关晓彤说班婳是喜剧人,你认为班婳是个怎样的人?关晓彤私下是一个胆子很小的女生,就连她的男朋友鹿晗都给她起外号叫“关小怂”。关晓彤曾经说过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次外出很晚了一个人在外面总觉得身后有人跟着自

    2021年10月01 5
  • 尼摩船长是个怎样的人,尼摩船长是个什么战士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是个怎么样的人?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小说里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

    2021年10月01 16
  • 诸葛亮怎么死,为什么诸葛亮没有被害死

    诸葛亮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提起《三国》大家首先会想到诸葛亮,他可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的人。就是这样厉害的一个人却在50多岁时去世了,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据史

    2021年10月01 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