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酸药物有哪些,抑酸药哪种副作用最小

抑酸药有哪些常用的抑酸药有:抑酸药物以抑制胃酸分泌为主,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具体到分类上,《甘肃日报》介绍,抑酸药其中一类为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另一类为质子泵抑制剂,主


抑酸药有哪些

常用的抑酸药有:

抑酸药物以抑制胃酸分泌为主,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具体到分类上,《甘肃日报》介绍,抑酸药其中一类为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另一类为质子泵抑制剂,主要有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抑酸药进行治疗的胃病主要有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泌素瘤(卓—艾氏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上腹痛综合征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都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胃酸分泌脱不了干系,所以要较长期地应用抑酸药。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一些消化病则不能用抑酸药进行治疗。因为这种胃炎并非由于胃酸过多造成,其主要是胃黏膜分泌胃酸的腺体被破坏减少,胃酸分泌减少或缺如,病人会出现消化不良、贫血和消瘦等症状。若长期应用抑酸药,胃酸会更少,加重病情。

2、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餐后不适综合征(常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和早饱),因为这只是胃蠕动减弱的问题,跟胃酸分泌没有关系,所以也不宜用抑酸药,用些吗丁啉等胃动力药治疗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来源:


抑酸药有哪些

抑制胃酸的药有什么药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有两种:甲腈咪胍和雷尼替丁,两者 均是处方药物。雷尼替丁的药效较强,放使用的剂量较小。

这两种药物用以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防止复 发,成效显著。每一种药均有其副作用,就现有资料看来,雷 尼替丁引起的不良反应可能较少。

甲腈咪胍和雷尼替丁是否安全可靠,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甲腈咪胍和雷尼替丁仅用于确诊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与食道溃疡急性发作或复发的病例。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药物 相信是安全无害的,但是随着使用日广,产生副作用与其他药起相互作用的事例相应增多。副作用包括抑制肝脏中某些酶的 作用,因而削弱肝脏排除药物的能力。安定(苯甲二氮 )、 苯妥英钠(大伦丁)或心得安(萘心安)等均系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反应的药物。如果病人服用上述任何一种药,同时服用甲 腈咪胍,可能抑制肝脏排除这些药物的功能,导致副作用增 多,甚至导致中毒。其他一些抗惊厥药、抗凝血剂和心脏病药物也可能与甲腈咪胍起相互作用。
抑制胃酸的药有什么药

能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有哪些?

抑制胃酸分泌:
①碱性抗酸药:碳酸氢钠、氢氧化铝、胃舒平等
②抗胆碱能药:哌吡氮平
③胃泌素受体拮抗剂:胃泌素、丙谷胺
④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⑤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
能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有哪些?

抑制胃酸的药物有哪些?.

宋明全医生答 A H2 受体阻滞剂:是常用的抑酸药物。此类药物结合胃壁细胞上H2受体,抑制组胺刺激细胞的铋酸作用,减少胃酸的分泌。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不良反应可有头痛、肠胃胀气、腹泻、恶心、头晕等。H2 受体阻滞药最好与食物同时服用。老年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①西咪替丁(甲氰米胍、泰胃美)。每片剂量0 . 2 克、0 . 8 克,胶囊剂量0 . 8 克。常用剂量为每次0 . 2 克,每日4 次;或每次0.4 克,口服,每日3 次。② 雷尼替丁。每片剂量0 . 15 克。常用剂量为每次0 . 15 克,口服,每日2 次。 ③ 法莫替丁(信法丁、高舒达)。每片剂量10 毫克。常用剂量为每次20 毫克,口服,每日2 次。 ④ 尼扎替丁。每片剂量0 . 15 克。常用剂量为每次0 . 15 克,每日2 次;或每次0 . 30 克,口服,每日l 次,口服。 B 质子泵阻滞剂:作用机制是特异阻断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最终环节,抑制H +-K +-ATP 酶的活性。此类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哇、兰索拉哇、潘妥拉唑及雷贝拉唑。①奥美拉哇(奥克、洛赛克)。每片剂量10 毫克、20 毫克,胶囊剂量20 毫克。常用剂量为每次10 - 20 毫克,口服,每日2 次。②兰索拉哇(达克普隆)。每片剂量15 毫克、30 毫克,胶囊剂量为30 毫克。常用剂量为每次30 毫克,口服,每日2 次。③ 潘妥拉唑(泰美尼克)。每片剂量30 毫克。常用剂量为每次30 毫克,口服,每日2 次。 ④ 雷贝拉唑(波利特)。每片剂最10 毫克。常用剂量为每次10 毫克,口服,每日2 次。
抑制胃酸的药物有哪些?.

提问: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道炎,抑酸药物有哪些?

抑制胃酸分泌药按照其作用机制分,有:H2受体阻断药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H+-K+-ATP酶抑制药如奥美拉唑,M胆碱受体阻断抑制胃酸分泌药如哌仑西平等.它们都能够根据胃酸分泌的不同环节,抑制胃酸分泌而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
如果你只是偶尔出现夜里反酸水,可以试用雷尼替丁.
提问: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道炎,抑酸药物有哪些?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有哪几类?列举代表药物。

抗酸药 Antacids
为一类能中和胃酸,↓胃内PH的弱碱性无机化合物。
理想的抗菌药应作用持久,不吸收,不产气,不致腹泻和便秘,对胃粘膜及溃疡面有保护和收敛作用。单个药很难满足上述标准,常用复方制剂。
抗酸药与H2阻断剂联合用,效更好。
常用药物有:
氢氧化铝 aluminum hydroxide
氢氧化镁 magnesium hydroxide
三硅酸镁 magnesium trislicate
碳酸钙 calcium carbonate
碳酸氢钠 sodium bicarbonate

抑制胃酸分泌药
胃酸主要由壁C分泌,并受迷走神经、促胃液素和组胺的调剂;
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
壁细胞膜上H2组胺受体、M胆碱受体、促胃液素受体与胃酸分泌有关,其共同途径是激活H+—K+—ATP酶(质子泵)
包括:1、H2受体阻断药;
2、M受体阻断药;
3、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
4、H+—K+—ATP酶抑制药;

H2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壁细胞H2受体激活后→C内CAMP↑→激活H+—K+—ATP酶→促进胃酸分泌。
抑制H2受体:①基础胃酸,夜间胃酸分泌均↓;
②抑制促胃液素及M受体兴奋药引起的胃酸分泌;
③胃蛋白酶分泌也↓。

西咪替丁 Cimetidine
临床应用:
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促胃液素分泌瘤。
不良反应:发生率1—5%。
1、 一般:头痛、头晕、腹泻便秘、脱发等。
2、 C.N.S:焦虑、定向障碍、幻觉;
3、 内分泌:抗雄激素,促催乳素分泌作用;
4、 其它:心动过缓、肝、肾损害,WBC↓;
5、 肝药酶抑制作用。
雷尼替丁 ranitidine
特点:1、强,为西咪替丁的4-10倍;
2、对肝药酶抑制作用轻;
3、治疗量不改变血催乳素、雄激素浓度。
法莫替丁 famotidine
特点:1、更强,为西咪替丁的40-50倍;
雷尼替丁的7-10倍。
2、不抑制肝药酶;
3、对内分泌无不良影响;
4、不良反应发生率2.8%

尼扎替丁 nigatidine 同雷尼替丁
罗沙替丁 roxatidine

M受体阻断药
哌仑西平 pirenzepine
药理作用:可能是阻断了迷走神经的传导;
小剂量即可抑制胃酸分泌;
大剂量可影响唾液、肠道动力;
同时可影响胃蛋白酶的分泌。

临床应用: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应激性溃疡,急性胃粘膜出血,促胃液素瘤也有一定作用;
缓解症状作用不如H2阻断药。
不良反应:
轻、大剂量可有阿托品样反应。

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
丙谷胺 proglumide
为氨基酸衍生物,化构与促胃液素、缩胆囊素两种肽的终末段结构相似。为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
抑制胃酸分泌,↑胃粘液的己糖胺量→↑胃粘膜屏障作用→促进溃疡愈合。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 效果不理想,少用。

H-—K-—ATP酶抑制药
H-—K-—ATP酶又称质子泵(H+泵)
由α、β两个亚单位组成。
α亚单位由1033—1034个AA组成
β亚单位由300个AA组成 形成二聚体,有转运离子的作用。
酶合成后贮于壁C的管状囊泡和分泌管上→有H+、Mg2+、ATP→H-—K-—ATP酶被磷酸化→H-从壁C内转移到胃内,K+从胃内转移到壁C内→胃酸分泌。
作用于该酶而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强大,该酶是多种胃酸分泌刺激最后的效应环节。

奥美拉唑 Omeprezole
该药能选择性的浓集于壁C膜分泌小管系统与壁C H+—K+—ATP酶不可逆结合并灭活该酶→抑制基础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分泌。
对促胃液素、组胺、Ach、食物等刺激胃酸分泌的诸因素也有抑制作用。
24h胃酸分泌抑制率达95%;
清晨口服20mg可控制胃内PH在3以上达16—18h;
大剂量可导致无酸状态;
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抗菌作用。

体内过程:
生物利用度15%
主要由肝脏代谢 代谢产物80%由肾排泄
T1/2:30-60h

临床应用:
良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术后溃疡、返流性食道炎、应激性溃疡、急性胃粘膜出血、促胃液素瘤;
返流性食道炎有效率达75—85%。

不良反应:发生率约3%
1、 一般;
2、 皮疹、外周神经炎、性H紊乱;少数
3、 偶见 W.B.C↓,肝损;
连续用药不少于8周。
兰索拉唑lansopragole
泮托拉唑 pantopragole
雷贝拉唑 rebepragole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有哪几类?列举代表药物。

抑制胃酸分泌的有那些药物?

西咪替丁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抑制基础胃酸、夜间胃酸和各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单次口服西咪替丁300mg,可使胃液pH升至5,并保持2h。胃蛋白酶分泌也减少,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溃疡病患者用药后能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每日1g,疗程4周,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约78%,胃溃疡愈合率约68%。停药后溃疡病复发率为24%。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5%。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腹泻、便秘、肌肉痛、皮疹、皮肤干燥、脱发。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见失眠、焦虑、定向力障碍、幻觉。对内分泌系统有抗雄激素作用,促催乳素分泌作用,出现精子数减少,性功能减退,男性乳腺发育,女性溢乳等;此外还偶见心动过缓、肝肾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等。
雷尼替丁
  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和胃粘膜保护作用与西咪替丁相似,但抗酸作用较强,为西咪替丁的4~10倍,对肝药酶的抑制作用较西咪替丁弱,治疗量不改变血催乳素、雄激素浓度。可缓解溃疡病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幻觉、躁狂等,静注可致心动过缓,偶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血转氨酶升高、男性乳房发育等,停药后恢复。
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洛塞克)可使正常人及溃疡病患者的基础胃酸分泌和由组胺,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受到明显抑制,抑制胃酸作用强而持久,连续服用的抑制胃酸分泌效应强于单次服用。由于胃内pH升高,反馈性地使胃粘膜中的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从而使血中胃泌素水平升高。动物实验证明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乙醇、应激所致的胃粘膜损伤有预防保护作用。体外试验证明奥美拉唑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治疗溃疡病,每日1次20mg,疗程4、6、8周不等,胃内食物充盈时,可减少吸收,故应餐前空腹口服。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8%,症状有头痛、头昏、失眠、外周神经炎等神经系统症状;在消化系统方面可见口干、恶心、呕吐、腹胀;其他可见男性乳腺发育、皮疹、溶血性贫血等。
  用药时应注意:①与华法林、地西泮、苯妥英钠等药合用,可使上述药物体内代谢减慢;②慢性肝病有肝功能减退者,用量宜酌减;③长期服用者,应定期检查胃粘膜有无肿瘤样增生。
抑制胃酸分泌的有那些药物?

常用的抑酸药有哪些?

抗酸药
如氢氧化铝,碳酸钙,氧化镁等。这类药物通过中和过多的胃酸来缓解胃痛,多为弱碱性无机盐,患者须在胃内容物排进小肠后,胃内较空时服用,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抗酸作用,故餐后及临睡前服用最佳。
抑酸药
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甲氰咪胍等。主要作用于胃的泌酸细胞,从而抑制胃酸分泌。其中奥美拉唑类药物的吸收容易受到胃内食物的干扰,故应在餐前空腹状态下服用。...
咚咚7188997 2014-06-20
全部展开
常用的抑酸药有哪些?
上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下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