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胎儿在腹内翻身,胎动踢和翻身区别感觉

怎样训练宝宝的翻身动作一般在怀孕24~28周的时候,医院会为孕妈妈准备一次四维彩超检查,也就是俗称的大排畸。这是因为在胎儿24周的时候,正是胎儿大脑快速发育时期,这个时期的胎宝宝结构已经形成,宝宝的大


怎样训练宝宝的翻身动作

一般在怀孕24~28周的时候,医院会为孕妈妈准备一次四维彩超检查,也就是俗称的大排畸。这是因为在胎儿24周的时候,正是胎儿大脑快速发育时期,这个时期的胎宝宝结构已经形成,宝宝的大小以及羊水量适中,在宫内活动的空间比较大,胎儿骨骼回声比较小,四维彩超观察到图像比较清晰,可以清晰的观察到面部眼耳口鼻下颌等情况,可以检查出胎儿表面的畸形和内脏畸形。例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脊柱裂等畸形。所以四维彩超检查是众多检查中的最重要的检查之一,由于检查的比较详细,所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从20多分钟到40多分钟等。影响检查快慢因素很多,如何促使在检查过程中胎儿动起来配合检查很重要。

预约检查的时间应该选择胎动比较活跃的时间。

由于四维检查比较慢,而且医院的四维检查机器也较少,所以往往需要提前预约。一般在孕18周前后医生就会预约检查,确定好日期。而一天中,胎动是不一样的。有的时间段胎儿运动的比较少,有的时间段胎动的频率高。那么就选择胎动的比较多的时候去检查。这时候去检查的时候胎儿是醒着,容易做出各种动作,调整各种姿势,便于医生利用彩超观察到胎儿每个部分,全面检查。在检查之前吃一些小甜食,喝点饮料等促使胎儿活跃起来。
虽然你预约了时间是胎儿比较活跃的时间,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检查时间长短是不固定的,等轮到你的时候已经晚了很长时间,这时候也许胎儿又继续睡觉了,或者不愿意活动了。这时候就提前吃一些小甜食,喝点饮料等情况促使胎儿活跃起来。当身体内糖含量高,就会刺激胎儿醒来运动,就容易调整成有利的观察姿势。在检查前适当去散散步,运动一下促使胎儿活跃起来。
很多孕妈妈到孕24周以后,随着肚子大了,行动有所不便,因此经常性到哪里一坐不起,很少运动。去做四维彩超时候也是这样,要等待就老老实实在哪里。结果等待做四维彩超的时候,胎儿久久不愿意换姿势,往往延长检查时间。所以在前一位检查的时候可以适当在附近走走,促使胎儿活动起来。
四维检查很重要,是孕期重要的排畸检查。在去做检查前,要做好准备,譬如要吃好早餐或者午餐,有了足够的能量,胎儿才会更活跃起来。如果以上三点都做了,胎儿还是不愿意更换姿势,那只好去等待他改变姿势,如果继续不改变,那就需要等下一次在做了。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医生也会想办法让胎儿动一动,以继续检查。

怎样训练宝宝的翻身动作

胎儿在腹内进行怎样的运动?

做四维彩超排畸检查时,如果宝宝不转动配合,可以试图通过来回走动、医生适度按压孕妇的肚子、孕妇补充能量和宝宝沟通等方法来刺激胎儿翻身:

一、来回走动,可使胎儿感觉外界的活动,改变胎儿的状态。

二、医生可以通过按压孕妇肚子的方式,来唤醒宝宝,宝贝被吵醒后一般都会不开心的转动撒娇。

三、孕妇可以吃一些甜食,如巧克力、糖果,增加身体的热量来刺激宝宝活动的欲望。

四、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急躁,可以抚摸肚子试着与宝宝沟通,告诉宝宝妈妈的辛苦,希望宝宝乖乖配合。很多宝宝都会心疼妈妈,乖乖听话的。

胎儿在腹内进行怎样的运动?

四维怎么刺激胎儿翻身?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胎儿情商和身体发育得更好。

早在第7周开始胎儿就可以在母体内蠕动了,但这时由于活动幅度很小,因此只能借助B型超声显像仪才可以观察到。当胎儿发育到16-20周时活动能力大增,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动作。如吸吮手、握拳、伸腿、眯眼、吞咽、甚至转身、翻筋斗等。运动中使胎儿逐渐强大,这时母亲也感到了胎动。

胎教理论主张对胎儿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激发胎儿运动的积极性,促进胎儿的身体和情商发育。

我们可以通过对胎动的观察来了解胎儿的健康,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胎动的强弱和胎动的频率可以预示胎儿在母体内的健康状况。

有人曾对胎动强者和胎动弱者进行观察,直到出生,结果在宫内活动强者出生后其动作的协调性和反应的灵敏度均优于出生前胎动弱者。凡是在母体内受过运动训练的胎儿出生后翻身、爬行、坐立、行走及跳跃等动作都明显早于一般的孩子。

因此说胎儿的运动训练确实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胎教手段。有些孕妇对进行胎儿运动训练表示担心,认为锻炼会伤害了胎儿,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胎儿在4个月时胎盘已经很牢固了,胎儿此时在母体内具有较大的空间。而且羊水环绕着胎儿,对外来的作用力具有缓冲作用,可以保护胎儿。

所以母亲对胎儿进行运动训练时并不会直接碰到胎儿,这一点孕妇可以放心。

四维怎么刺激胎儿翻身?

四维彩超过程中,如何让胎儿动起来?

各月龄宝宝精细动作发展标准
月 龄 精细动作发展标准
新生宝宝 会反射性地抓住放入手中物品。
1~3月龄 开始注意自己的小手;会吮手指和玩自己的小手。
4~6月龄 能有意识地握物,并将抓住的物品送入嘴中;会撕纸;会将盖在脸上的布扯掉。
7~9月龄 能将物品从一只手转移至另一只手;会拿玩具互相敲击;会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捡取东西。
10~12月龄 会把物品放入容器中或取出来;会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颗粒;涂鸦时,能留下笔道。
13~18月龄 可以模仿着划横道和竖道,能够用积木搭一些矮矮的塔。
19~24月龄 会揉捏橡皮泥;会串珠。
25~30月龄 会用积木搭一些具有空间感的物体;可以进行有控制地画画。
31~36月龄 能将纸折成三角形、正方形等;会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和填色。
新生宝宝
动作特点:会反射性抓住手中的物体
新生宝宝的许多动作都是出自于本能的反射行为。此阶段他的小手通常呈握拳状,但是会反射性地抓住放入他手中的物品,如当你用指尖触碰宝宝的掌心时,他会抓住你的手指,甚至可以让你把他提起来离开他躺着的地方。这一时期的抓握反射是最强的。
妈妈培养对策:让宝宝抓握摇铃
准备一个布制的婴儿摇铃让宝宝抓握,最好是黑白色或是其它对比较为强烈的颜色,这样更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通过摇铃训练宝宝小手的抓握能力,从而增强手指的触觉,扩展手的活动范围。
动作特点:小手半开 会吮吸手指和玩自己的小手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小手掌大部分时间都是半开着,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呈握拳状,小手也慢慢从被动抓握发展到有意识地主动抓握,例如能握住拨浪鼓 2~3秒不松手。3月龄左右时,宝宝最显著的进步是开始玩自己的小手:他可能会盯着自己的小手看,或用左手抓住右手的一两根手指,有时还会将小手放进嘴里吮吸拳头和手指。
妈妈培养对策:进一步锻炼手部的抓握能力
轻轻抚摸宝宝的手背,刺激宝宝手部的反射动作。给宝宝准备一些方便抓握的玩具,让他练习抓、握、摇、捏等动作,继续训练小手的握持能力,并且引导宝宝观察和把玩自己的小手。
4~6月龄的宝宝
动作特点:会主动抓物体、会撕纸
随着宝宝双眼视力的进步,由视觉引导的触碰技能逐步发展起来,这使宝宝在抓握时比前一阶段更具方向感,能在眼睛的指引下主动张开小手来抓住物 体。不过这个阶段,大部分宝宝还无法很灵活地运用手指,对于想要的物品常常采取"五指并用一把抓"的形式,但也有些发展较快的宝宝会用双手撕纸,并有意识地将盖在自己脸上的丝巾拉开。
妈妈培养对策:锻炼小手的灵活性
在宝宝伸手可及的范围内,悬挂一些容易抓握、带有声响的玩具,逗引宝宝向左右侧转或向前抓握玩具,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准确抓握的能力;引导宝宝将玩具从一只手转换到另一只手;也可以准备一些面巾纸让宝宝撕,以培养手指的灵活性。
7~9月龄的宝宝
动作特点:会拿玩具互相敲击
这一阶段宝宝的小手能从“一把抓”发展到“用手指捏住”物体,能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捡取东西,拿到后,会换手后取另一样东西。9月龄左右时,宝 宝小手的控制技能加强,能手脑并用地将积木放进盒子里,再从盒子中取出来;并且懂得将不同的物品合起来玩,如拿玩具相互敲击、堆叠。
妈妈培养对策:培养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准备一些面包片、香蕉丁等大小软硬都适中的食物,让宝宝自己用手抓着吃,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宝宝玩积木游戏:当他两手各拿一块后,再放一块在他面前,引导他学习如何把抓住的东西放开;把积木放在宝宝刚好够不到的餐垫上,引导他通过拉近餐垫来取得积木;鼓励宝宝双手拿两个玩具对敲,培养手的灵 活性。
10~12月龄的宝宝
动作特点:会用拇指和食指将小颗粒捏起来
这个阶段的宝宝用手指捏取物品时,拇指和食指的配合已经相当熟练了,能把很小的颗粒物准确地捏起来;想要拿取其它物品时,会主动放弃手里现有的东西,还能有意识地将手里的物品放到桌子上。待12月龄时,有些宝宝能五指并用地握住笔在白纸上涂鸦,还能翻开书本。
妈妈培养对策:锻炼宝宝拇指和食指的协调性
让宝宝学习搭积木,套圈和串珠游戏;给宝宝买些婴儿绘本练习翻页并培养阅读的兴趣;练习用拇指和食指将瓶盖打开再合上的动作;把小积木放在布或者纸下,引导宝宝把它们掀开后取出积木。
13~18月龄的宝宝
动作特点:会涂鸦、会搭积木
这个阶段的宝宝最爱涂鸦,会握着笔在画板上不停地划道道。此外,不在大人的帮助下,宝宝能用积木搭一些矮矮的塔。
妈妈培养对策:引导手部精细动作与认知能力同步发展
培养宝宝用笔涂画的兴趣,比如妈妈画一棵小树,引导宝宝划竖线;画一条马路,引导宝宝划横线。给宝宝准备一个有不同形状小孔的镶嵌盒,引导宝宝将形状相对应的零件塞进镶嵌盒里,这可以让宝宝在活动小手的同时认识不同的形状。
19~24月龄的宝宝
动作特点:会玩橡皮泥、会串珠
这个阶段的宝宝,小手更灵活了,开始喜欢玩橡皮泥,甚至可以将橡皮泥随意揉、捏、挤、压;手眼协调能力更强了,能熟练地玩串珠游戏。
妈妈培养对策:通过手部动作培养创造力和专注力
准备一款安全环保的橡皮泥玩具,让宝宝尽情发挥,让他随意揉捏,不限制他的想象力,使宝宝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还可以多让宝宝玩串珠游戏,培养他对事物的专注力。
25~30月龄的宝宝
动作特点:搭积木具有一定空间感、能模仿画画
这个阶段的宝宝能搭一些具有空间感的物体了,比如小桥、房子等;还能模仿着画圈圈、画十字。
妈妈培养对策 :培养手指的控制能力
给宝宝一双小巧的玩具筷子,教宝宝如何用筷子夹起盘中的枣子、花生、糖果等,以锻炼宝宝手指的操纵能力和控制力。
31~36月龄的宝宝
动作特点:会折纸、会画窗户和气球
这个阶段的宝宝能将纸折叠成正方形、三角形等;还会在极薄的拷贝纸上描画;会给未完成的图画如小房子添一个“窗户”,或自己“创作”一只气球等。
妈妈培养对策:进一步发展宝宝手脑协调的能力
准备一些花花绿绿的纸,和宝宝一起玩折纸的游戏;另外还可以引导宝宝进行简单的描画和填色。进一步发展宝宝手脑协调的能力。
四维彩超过程中,如何让胎儿动起来?
上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下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