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寻访的是谁

刘备三顾茅庐讲了什么故事?让刘备三顾茅庐的是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刘备三顾茅庐,说刘备三次找诸葛亮,才能说服诸葛亮出来帮忙。刘备三顾茅庐请的是谁当然是诸葛亮..首先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而这一章


刘备三顾茅庐讲了什么故事?

让刘备三顾茅庐的是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刘备三顾茅庐,说刘备三次找诸葛亮,才能说服诸葛亮出来帮忙。
刘备三顾茅庐讲了什么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请的是谁

当然是诸葛亮..
首先
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而这一章节写的目的是要引出诸葛亮。
所以主人公是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请的是谁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简述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简述

刘备三顾茅庐时分别遇见了谁

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广招贤能异士,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隆中诸葛的故事,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

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

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扩展资料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襄阳城西隆中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历史背景: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邓县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诸葛亮简介:诸葛亮 (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称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邓县隆中“躬耕陇亩”。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

刘备三顾茅庐时分别遇见了谁

刘备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说明的是,人是感性动物,哪怕再冷血的人,也有感情。

但对于刘备和诸葛亮这种人来言,感性或说感情,从来都是要被理性压制。其实,凡成年人都这模样。能压制感情的人,才可以说,他长大了。

懂了这点,咱看这个问题,诸葛亮跟你我一样,会感动这是没跑的。但前提是,诸葛亮要远比比你和我,更理性吧?

刘备三顾茅庐,很是诚恳,且让人感动。但问题是,若是曹操也如此,诸葛亮会感动吗?根本不会。因为造成诸葛亮从山东老家搬迁到荆州的罪魁祸首,就是曹阿瞒!

当年他为老爸报仇血洗徐州,诸葛亮当时才12岁左右,亲眼目睹了曹操作孽,并给自己的生活和家人造成了怎样的伤痛。所以,曹操若请诸葛亮,估计曹操第一天来,诸葛亮就敢当天晚上就搬家,鬼才辅佐你曹操呢。这其实也是为啥,诸葛亮铆足劲要干掉曹魏的原因,晚年五次北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所以,诸葛亮虽能被刘备感动,但真正决定其出山的,却还是理智。具体说来,就两条。

第一条,诸葛亮的抱负。诸葛亮可从没打算当一辈子隐士,否则没事拿管仲和乐毅自比啥?司马徽很牛逼,但他这样比吗?至于庞统,则是因他属于荆州七大家族之一,妥妥的门阀士族,背景就决定了,他不需要比谁。

诸葛亮却只能如此——其实就是给自己贴标签,做宣传。这也是为何诸葛亮娶黄月英!黄家,也是荆州七大家族之一的。既,诸葛亮是要干一番事业的人,但却跟郭嘉一个毛病,我自己选主公辅助。

第二天,刘备的主张,切合诸葛亮的需要。刘备一上来就说,自己要匡扶汉室。倘若他说,袁绍或曹操是我榜样,估计就算刘备死在这,诸葛亮也不会出山。

所以,诸葛亮不是因感动而出山,是他一有抱负(需求),刘备的主张,切合他(提供平台)导致。感情,只是话题,不是动力!

刘备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就和关羽、张飞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恰巧诸葛亮外出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外出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前后的故事

第一次: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第二次: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第三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就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刘备三顾茅庐前后的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时,第一次遇见了谁,第二次,第三次呢

三顾茅庐是三国时期的佳话,当年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连续三次去造访诸葛亮的宅邸。诸葛亮在感受到刘备的诚意后,和刘备畅谈了自己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在刘备的诚恳请求下,诸葛亮毅然决定,出山辅佐当时势力最小的刘备。这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也有描述,诸葛亮写道: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是君臣相惜的典型。当时是乱世,各个势力,稍微有头脑的君主都知道人才的可贵。而也正是乱世,也给了人才更多的选择。这就造成不但是君主选择人才,而且还是人才选择君主的局面。虽然刘备对诸葛亮诚心诚意,希望诸葛亮辅佐他,但是诸葛亮也可以选择不辅佐他。

我们可以看到,刘备一生中错过了多少人才。在来到荆州的时候,他手下虽然有关羽张飞这样的武将,却没有安邦定国的文臣。如果说刘备在北方征战半生,居然连一个人才都没有遇到,这未免太牵强了。这是因为,刘备的政治理念和北方那些世家大族的人才不合的缘故。

比如说,刘备在徐州的时候,就遇到了陈登父子这样的人才。刘备曾经对陈登的能力赞不绝口,而陈登也为刘备出了不少主意。可是当陈登一遇到曹操,马上就被曹操给拉拢过去了,并成为曹操的得力助手,帮助曹操夺取了徐州。

刘备也曾经感叹,自己寻访山野,想要找到遗贤,可是却一个也找不到。这不是说他找不到人才,而是找不到和他理念相同的人才。他遇到的人才,不是看势力的大小,就是看君主的出身。不是贪图富贵的引诱,就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人才,刘备岂能看得上,而这些人才又岂能看得上刘备?

直到有人给他举荐了诸葛亮,他才恍如拨云见日,看到了希望。这个举荐诸葛亮的人就是徐庶。刘备信任器重徐庶,对他举荐的人当然也认可。当徐庶说道诸葛亮只能去请,而不能去叫的时候,马上对诸葛亮产生了兴趣。为了自己的理想,也是出于求贤如渴的心情,这才出现了三顾茅庐的故事。

刘备和诸葛亮相见之下,由于意气相投,终于确定了君臣的名分。这中间的功劳应当归功于徐庶。正是徐庶在中间牵线搭桥,才促成了这桩美事。可以说,正是双方的理念相同,徐庶才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在徐庶举荐他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如果刘备三顾茅庐而诸葛亮依然不出山,那么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诸葛亮和刘备的政治理念不同,不肯加入他的阵营。这只能说徐庶眼力有错,不能怨刘备和诸葛亮两人。

那么,诸葛亮就不会那么热情的接待刘备,还和他大谈什么《隆中对》了。那么,以诸葛亮的才能,他会做得比司马懿更高明。他会让刘备感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徒有虚名的人罢了。徐庶的举荐,只是出于友情,而并不了解诸葛亮的真心。

这样,刘备会毫不在乎的离去,只能感到自己运气不佳,没有遇到真正的人才。诸葛亮也会安然无恙,或者过他隐居的生活,或者另寻明主。

但是,刘备的眼力也是很犀利的。如果让他看透了诸葛亮不出山的用心,后果是很严重的。刘备虽然会在表面上做出惋惜的姿态,怏怏不乐的离开。但是,转眼之间,诸葛亮就可能有不测之祸。这也是枭雄的作风,无可奈何。他不可能将人才留给自己的敌手,增加自己事业的阻力。

而没有了诸葛亮的刘备,事业发展会减慢,这是确定无疑的。不过,刘备在荆州已经收罗了部分人才,徐庶就是一个例子,刘备的实力也在慢慢壮大。诸葛亮在刘备麾下,主要是发挥治理政务的能力,对刘备的军事行动影响不大。

到了赤壁之战的时候,即使没有诸葛亮,东吴的鲁肃也会前来联系,孙刘联盟依然会结成。因此,刘备的事业依然会自觉不自觉的向跨有荆益的方向走下去。只是没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刘备的政务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势力发展较慢而已。

但是,由于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刘备如鱼得水,开创了自己的三分天下的事业。诸葛亮对于刘备的事业功不可没。更重要的是,在刘备去世之时,诸葛亮接受托孤的重担,为了蜀汉政权的存续,呕心沥血。他将风雨飘摇的蜀汉政权稳固下来,南征蛮中,五次北伐,最终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

往事已矣,回首那段往事,依然让人感慨万千。现在时过境迁,诸葛亮三顾刘备而不可得。回想刘备和诸葛亮君臣际会的场面,怎会不让英雄泪沾襟呢?

刘备三顾茅庐时,第一次遇见了谁,第二次,第三次呢

三顾茅庐的主要人物是谁刘备

让刘备三顾茅庐的是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刘备三顾茅庐,说刘备三次找诸葛亮,才能说服诸葛亮出来帮忙。
三顾茅庐的主要人物是谁刘备

让刘备三顾茅庐的是谁

这时,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大战,结果全军溃败,刘备知道后,遂南下投奔荆州太守刘表。刘表让刘备屯驻新野(今河南新野)防备曹军南下。

长期以来,刘备本人,虽然宽厚待人,很得民心,却不能在军事、政治方面作出很好的决策,当然就不容易占领基地,占领了也不能够守住。主要原因是刘备实力不足,无法与势力雄厚的大军阀曹操等人抗衡,再者,刘备知道自己虽有关羽、张飞等几员猛将,但缺乏才能出众的军师谋主。因此,刘备渴慕贤才奇士辅佐自己。

于是刘备便在新野寻访,先是找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但此人并不想踏入军阀混战、群雄争霸的这块是非之地,不过他给刘备提供了寻找“卧龙、凤雏”的线索。果乎其然,正在他渴望着人才的时候,人才来了,这就是化名单福的襄阳名士徐庶,此人气节高尚,思想深沉,是个才华横溢的决策人物。他一来就替刘备三败曹操,并且乘虚夺取了樊城,这对刘备来说那当然是雪中送炭。但好景不长,曹操假造徐庶母亲的“亲笔信”,骗走了徐庶。刘备在送徐庶时流着眼泪说:“先生既去,刘备亦将远遁山林也。”徐庶为之所感动,本已分手了,他又打马回来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本来徐庶以其卓越的才能,就此取得了刘备的充分信任,而当他把诸葛亮和自己比谁高谁低时,他却说:“跟他相比,犹如是驽马并麒麟、一只乌鸦配一只凤凰。他可以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恐怕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当他介绍完这位卧龙先生的姓氏、家世及当时的生活状况后,而后又补充一句:“卧龙先生乃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啊。”他的介绍,使刘备在绝望之中又看到了希望,竟至踊跃而言:“今日方知‘卧龙、凤雏’之语。哪知道大贤只在目前!不是先生言,刘备有眼就像瞎子了!”于是下定了非把诸葛亮请出来不可的决心。

刘备打听到诸葛亮的住地后,便率关羽、张飞等随从前去拜访,众人来到了一处风景宜人的茅舍前,里面出来一位小书童。刘备便很完整的说出自己的官名和名字以求见,没想到小童却说:“我记不住这么长的名字。”刘备只得说:‘你说刘备求见便是。”小童这才回答:“先生一早出去了。”刘备问:“什么时候能回来?’书童说:“那可说不定,也许是三五日,也许是十几天,没准。”刘备一请诸葛亮就这样落了空。

第二次,到了诸葛亮的茅庐,刘备下马,虔诚地轻叩柴门。那位书童出来说:“诸葛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呢。”

刘备非常高兴地进去拜见,只见那位少年英俊年轻,也不过二十来岁。刘备恭敬地行个礼说:“我已久仰先生大名,这次终于见到您,实在万幸。”那位少年慌忙还礼说:“将军是刘豫州吧。听书童说过,您曾经来找过我二哥。”刘备非常惊讶地问:“您不是卧龙先生吗?”那少年说:“我是诸葛均。大哥诸葛谨在东吴作官,我和二哥孔明在这儿躬耕。”

刘备等人又专程拜见诸葛亮竟又未见到。关羽、张飞等人颇为不满,刘备却对他们说:“此次未见,下次再来。”关、张二人更不高兴,嘴里嘟哝不停。刘备只好给诸葛先生留下一封信,信中表达敬仰之意,并且说改日再来拜访。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确实在家,刘备就让关羽、张飞作陪,三赴隆中。这次,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真意所折服,立刻同意效力,刘备终于请出了孔明出山。这就是历史上“三顾茅庐”的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精诚所至,使诸葛亮大为感动。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刘备虚心请教天下之事,诸葛亮便将自己对时局的精辟见解毫无保留地对刘备倾说。诸葛亮分析了曹、孙、刘当时各自占有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因素,提出了占荆襄、夺益州三分天下的战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

在当时,隆中对策对苦苦求佐助而四处碰壁的刘备来说,勾画出开创大业的仙境。他在屡遭挫折失败、寄人篱下的困境中,犹如得到一副灵丹妙药,使刘备振聋发聩,茅塞顿开,不禁连连叫好。于是,刘备便请诸葛亮一同出山,辅佐他成就大业。诸葛亮一来久闻刘备英名,早知刘备乃成大事之人,二来为刘备的诚恳心意所感动,遂同意出山。

隆中对后,刘备又遭到曹操的大军进攻,于是离开新野南逃,在当阳长级坡被曹操团团包围。刘备抛弃妻子部属民众,只带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突围而走。赵云孤身怀抱刘备弱子刘禅,杀出重围、张飞在当阳桥头喝退曹操大军,都是三国之中的传奇故事。后来刘备与孙权联合,在赤壁火烧曹操水军,击溃曹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让刘备三顾茅庐的是谁
上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下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相关推荐

  • 鲁滨逊的作者是谁,鲁滨逊是哪一年漂到孤岛上的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丹尼尔·笛福(1660~1731年),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出生于英国首都伦

    2021年10月01 16
  • 张歆艺前夫是谁,王志飞张歆艺到底为什么分手

    演员张歆艺的前男友是谁一次演员吕夏与张歆艺相识已有14年,两人从2001年成为中戏同班同学起,就一直是无话不谈的好闺密。提起二姐和袁弘,吕夏十分直爽地说:“他俩太合适了,这两个人怎么都是要在一起的。”

    2021年10月01 15
  • 应采儿的危险闺蜜是谁

    应采儿李小璐不是闺蜜吗?应采儿最近因为李小璐疑似出轨事件,被扒出早前曾是李小璐所在的泰迪姐妹团成员,但是应采儿却帮着李小冉说话,被网友怒骂。应采儿最好的闺蜜是谁?应采儿是台湾明星,在香港出道,在大陆发

    2021年10月01 7
  • 鲁提辖是谁,鲁智深提辖是什么职位

    水浒传里的鲁提辖的绰号是什么1.交代打郑屠的原因,使鲁提辖三拳打得有理有据.4.逼真地写出郑屠被打的惨象,深刻地揭示出恶人终有恶报的道理.生动地描绘出鲁达与郑屠打斗的场面,表现鲁达武艺高强,勇武非凡郑

    2021年10月01 6
  • 金刚狼3那个怕光的是谁

    金刚狼3中罗根看到的那个名字是谁有两种结果:第一种,看《死侍》最新一部的,会发现一个彩蛋,死侍最后会来到金刚狼的墓前,想用自己的基因复活金刚狼,死侍的身上有从金刚身上提取的再生基因。第二种,金刚狼不会

    2021年10月01 17
  • 丧彪是谁演的,丧彪传

    有部香港老电影,里面有个叫丧彪的在一个黑屋子里打爆电视机是哪部电影,还有就是演丧彪这个是谁黄子扬百度百科有他得资料。机器侠演员里的丧彪是谁演的1.何家驹何家驹的反派造型在香港号称演艺圈“四大恶人”之首

    2021年10月01 19
  • 江西明星有哪些,江西明星

    江西明星有几个邓超是南昌人啊,刘涛也是江西的,还有陈凯歌的老婆陈红也是江西上饶的!!江西有哪些明星?邓超——南昌刘涛——南昌——代表作(天龙八步)阿朱(白蛇传)等黄磊——南昌罗琦——南昌石兰——乐平—

    2021年10月01 17
  • 森林是谁的家,什么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树林是谁的家,多说几个白云的家是天空森林不仅是蘑菇的家还是谁的家1.森林是(动物)的家。2.森林是(树木)的家。3.森林是(小鸟)的家。4.森林是(大自然)的家。5.森林是(白兔)的家。6.森林是(我

    2021年10月01 11
  • 程门立雪的作者是谁,程门立雪中描写雪的句子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谁?程门立雪写的是宋代杨时拜师的故事。成语注释:程门立雪[chéngménlìxuě]生词本基本释义详细释义[chéngménlìxuě]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

    2021年10月01 8
  • 刘汉刘维的保护伞是谁

    刘汉和刘维都是亲兄弟,同父同母,俗话说:打死不离亲兄弟!为什么在法庭上刘汉要把黑社会的责任推给弟弟刘汉再有钱,他仍属草根出身,估计他也经不受审讯。为了自保,他一定会选择多交待,关键是这些材料什么时候能

    2021年10月01 8
  • 乐安县黑老大是谁

    江西乐安命案嫌犯曾春亮落网现场,警察如何处理的?一年宽带798元,包一部座机,这部座机免月租和来电显示费外还关18元的话费,720元/年,无需座机,送一部CDMA的手机,送1000元的话费,整个抚州都

    2021年10月01 14
  • 包文婧的妈妈是谁,包文婧跟自己的亲妈

    包文婧为什么被骂无能妈妈?其实包文婧本身之前是没有很大热度,主要有三次:一是和包贝尔婚礼伴娘柳岩被捉弄问题,二是参加综艺《妈妈是超人第二季》开始带孩子总是哭像个大孩子,三是最近参加节目录制说自己数学不

    2021年10月01 1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