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是谁发现的,原子的发现者是谁

分子,原子,粒子是怎么发现的?在原子的发现史上,有无数的人为之做出过贡献,贡献比较大的有:1、道尔顿原子模型:①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分子,原子,粒子是怎么发现的?

在原子的发现史上,有无数的人为之做出过贡献,贡献比较大的有:

1、道尔顿原子模型:①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2、汤姆逊

约瑟夫·约翰·汤姆逊1897年发现电子,否定了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模型,指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原子好似一块“葡萄干布丁”(Plum pudding)。

①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如同散布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②在受到激发时,电子会离开原子,产生阴极射线。

3、1911年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

4、1913年玻尔模型电子不是随意占据在原子核的周围,而是在固定的层面上运动,当电子从一个层面跃迁到另一个层面时,原子便吸收或释放能量。

5、20世纪20年代以来 现代模型(电子云模型) 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对于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在一个确定时刻其空间坐标与动量不能同时测准,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的著名的 测不准原理。

分子,原子,粒子是怎么发现的?

谁发现了原子和分子

(呵呵,有些长,请您耐心看。好么?) (1) 原子研究发展史
BC400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列特提出原子的概念。
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说。
1833年法拉第提出电解定律,此暗示原子带电,且电可能以不连续的粒子存在。
1874年司通内建议电解过程被交换的粒子叫做「电子」。
1879年克鲁克斯从放电管(高电压低气压的真空管)中发现阴极射线。
1886年哥德斯坦从放电管中发现阳极射线。
1897年汤姆生证实阴极射线即阴极材料上释放出的高速电子流,并测量出电子的荷质比。e/m=1.7588 × 108 库仑 / 克
1909年米立坎的油滴实验测出电子之带电量,并强化了「电子是粒子」的概念。
1911年拉塞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有核,且原子核带正电、质量极大、体积很小。其条利用(粒子(即氦核)来撞击金箔,发现大部分(99.9%)粒子直穿金箔,其中少数成大角度偏折,甚至极少数被反向折回(十万分之一)。
1913年莫士勒从 X 一射线光谱波长的关系,建立原子序概念。
1913年汤姆生之质谱仪测量质量数 , 并发现同位素。
1919年拉塞褔发现质子。其利用α粒子撞击氮原子核与发现质子 接著又用α粒子撞击棚 (B) 、氟 (F) 、铝 (A1) 、磷 (P) 核等也都能产生质子,故推论「质子」为元素之原子核共有成分。
1932年查兑克发现中子。其利用α粒子撞击铍原子核
1935年汤川秀树发现介子理论,这种介子使原子核稳定。1897年,J.J.汤姆逊在研究阴极射线的时候,发现了原子中电子的存在。这打破了从古希腊人那里流传下来的“原子不可分割”的理念,明确地向人们展示:原子是可以继续分割的,它有着自己的内部结构。那么,这个结构是怎么样的呢?汤姆逊那时完全缺乏实验证据,他于是展开自己的想象,勾勒出这样的图景:原子呈球状,带正电荷。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一粒粒地“镶嵌”在这个圆球上。这样的一幅画面,也就是史称的“葡萄干布丁”模型,电子就像布丁上的葡萄干一样。
1910年,卢瑟福和学生们在他的实验室里进行了一次名留青史的实验。他们用α粒子(带正电的氦核)来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想通过散射来确认那个“葡萄干布丁”的大小和性质。但是,极为不可思议的情况出现了:有少数α粒子的散射角度是如此之大,以致超过90度。对于这个情况,卢瑟福自己描述得非常形象:“这就像你用十五英寸的炮弹向一张纸轰击,结果这炮弹却被反弹了回来,反而击中了你自己一样”。

卢瑟福发扬了亚里士多德前辈“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优良品格,决定修改汤姆逊的葡萄干布丁模型。他认识到,α粒子被反弹回来,必定是因为它们和金箔原子中某种极为坚硬密实的核心发生了碰撞。这个核心应该是带正电,而且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但是,从α粒子只有很少一部分出现大角度散射这一情况来看,那核心占据的地方是很小的,不到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

于是,卢瑟福在次年(1911)发表了他的这个新模型。在他描述的原子图象中,有一个占据了绝大部分质量的“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而在这原子核的四周,带负电的电子则沿着特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行。这很像一个行星系统(比如太阳系),所以这个模型被理所当然地称为“行星系统”模型。在这里,原子核就像是我们的太阳,而电子则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们。

但是,这个看来完美的模型却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严重困难。因为物理学家们很快就指出,带负电的电子绕着带正电的原子核运转,这个体系是不稳定的。两者之间会放射出强烈的电磁辐射,从而导致电子一点点地失去自己的能量。作为代价,它便不得不逐渐缩小运行半径,直到最终“坠毁”在原子核上为止,整个过程用时不过一眨眼的工夫。换句话说,就算世界如同卢瑟福描述的那样,也会在转瞬之间因为原子自身的坍缩而毁于一旦。原子核和电子将不可避免地放出辐射并互相中和,然后把卢瑟福和他的实验室,乃至整个英格兰,整个地球,整个宇宙都变成一团混沌。

不过,当然了,虽然理论家们发出如此阴森恐怖的预言,太阳仍然每天按时升起,大家都活得好好的。电子依然快乐地围绕原子打转,没有一点失去能量的预兆。而丹麦的年轻人尼尔斯.玻尔照样安安全全地抵达了曼彻斯特,并开始谱写物理史上属于他的华彩篇章。

玻尔没有因为卢瑟福模型的困难而放弃这一理论,毕竟它有着α粒子散射实验的强力支持。相反,玻尔对电磁理论能否作用于原子这一人们从未涉足过的层面,倒是抱有相当的怀疑成分。曼彻斯特的生活显然要比剑桥令玻尔舒心许多,虽然他和卢瑟福两个人的性格是如此不同,后者是个急性子,永远精力旺盛,而他玻尔则像个害羞的大男孩,说一句话都显得口齿不清。但他们显然是绝妙的一个团队,玻尔的天才在卢瑟福这个老板的领导下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很快就在历史上激起壮观的波澜。

1912年7月,玻尔完成了他在原子结构方面的第一篇论文,历史学家们后来常常把它称作“曼彻斯特备忘录”。玻尔在其中已经开始试图把量子的概念结合到卢瑟福模型中去,以解决经典电磁力学所无法解释的难题。但是,一切都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在那片还没有前人涉足的处女地上,玻尔只能一步步地摸索前进。没有人告诉他方向应该在哪里,而他的动力也不过是对于卢瑟福模型的坚信和年轻人特有的巨大热情。玻尔当时对原子光谱的问题一无所知,当然也看不到它后来对于原子研究的决定性意义,不过,革命的方向已经确定,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改变量子论即将崭露头角这个事实了。

在浓云密布的天空中,出现了一线微光。虽然后来证明,那只是一颗流星,但是这光芒无疑给已经僵硬而老化的物理世界注入了一种新的生机,一种有着新鲜气息和希望的活力。这光芒点燃了人们手中的火炬,引导他们去寻找真正的永恒的光明。

终于,7月24日,玻尔完成了他在英国的学习,动身返回祖国丹麦。在那里,他可爱的未婚妻玛格丽特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他,而物理学的未来也即将要向他敞开心扉。在临走前,玻尔把他的论文交给卢瑟福过目,并得到了热切的鼓励。只是,卢瑟福有没有想到,这个青年将在怎样的一个程度上,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终极看法呢?

是的,是的,时机已到。伟大的三部曲即将问世,而真正属于量子的时代,也终于到来。 1912年8月1日,玻尔和玛格丽特在离哥本哈根不远的一个小镇上结婚,随后他们前往英国展开蜜月。当然,有一个人是万万不能忘记拜访的,那就是玻尔家最好的朋友之一,卢瑟福教授。

虽然是在蜜月期,原子和量子的图景仍然没有从玻尔的脑海中消失。他和卢瑟福就此再一次认真地交换了看法,并加深了自己的信念。回到丹麦后,他便以百分之二百的热情投入到这一工作中去。揭开原子内部的奥秘,这一梦想具有太大的诱惑力,令玻尔完全无法抗拒。

为了能使大家跟得上我们史话的步伐,我们还是再次描述一下当时玻尔面临的处境。卢瑟福的实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原子面貌:有一个致密的核心处在原子的中央,而电子则绕着这个中心运行,像是围绕着太阳的行星。然而,这个模型面临着严重的理论困难,因为经典电磁理论预言,这样的体系将会无可避免地释放出辐射能量,并最终导致体系的崩溃。换句话说,卢瑟福的原子是不可能稳定存在超过1秒钟的。

玻尔面临着选择,要么放弃卢瑟福模型,要么放弃麦克斯韦和他的伟大理论。玻尔勇气十足地选择了放弃后者。他以一种深刻的洞察力预见到,在原子这样小的层次上,经典理论将不再成立,新的革命性思想必须被引入,这个思想就是普朗克的量子以及他的h常数。

应当说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任务。如何推翻麦氏理论还在其次,关键是新理论要能够完美地解释原子的一切行为。玻尔在哥本哈根埋头苦干的那个年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已经被发现了很久,化学键理论也已经被牢固地建立。种种迹象都表明在原子内部,有一种潜在的规律支配着它们的行为,并形成某种特定的模式。原子世界像一座蕴藏了无穷财宝的金字塔,但如何找到进入其内部的通道,却是一个让人挠头不已的难题。

然而,像当年的贝尔佐尼一样,玻尔也有着一个探险家所具备的最宝贵的素质:洞察力和直觉,这使得他能够抓住那个不起眼,但却是唯一的,稍纵即逝的线索,从而打开那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1913年初,年轻的丹麦人汉森(Hans Marius Hansen)请教玻尔,在他那量子化的原子模型里如何解释原子的光谱线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玻尔之前并没有太多地考虑过,原子光谱对他来说是陌生和复杂的,成千条谱线和种种奇怪的效应在他看来太杂乱无章,似乎不能从中得出什么有用的信息。然而汉森告诉玻尔,这里面其实是有规律的,比如巴尔末公式就是。他敦促玻尔关心一下巴尔末的工作。

突然间,就像伊翁(Ion)发现了藏在箱子里的绘着戈耳工的麻布,一切都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谁也没有想到的地方,量子得到了决定性的突破。1954年,玻尔回忆道:当我一看见巴尔末的公式,一切就都清楚不过了。

要从头回顾光谱学的发展,又得从伟大的本生和基尔霍夫说起,而那势必又是一篇规模宏大的文字。鉴于篇幅,我们只需要简单地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因为本史话原来也没有打算把方方面面都事无巨细地描述完全。概括来说,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任何元素在被加热时都会释放出含有特定波长的光线,比如我们从中学的焰色实验中知道,钠盐放射出明亮的黄光,钾盐则呈紫色,锂是红色,铜是绿色……等等。将这些光线通过分光镜投射到屏幕上,便得到光谱线。各种元素在光谱里一览无余:钠总是表现为一对黄线,锂产生一条明亮的红线和一条较暗的橙线,钾则是一条紫线。总而言之,任何元素都产生特定的唯一谱线。

但是,这些谱线呈现什么规律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律,却是一个大难题。拿氢原子的谱线来说吧,这是最简单的原子谱线了。它就呈现为一组线段,每一条线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波长。比如在可见光区间内,氢原子的光谱线依次为:656,484,434,410,397,388,383,380……纳米。这些数据无疑不是杂乱无章的,1885年,瑞士的一位数学教师巴尔末(Johann Balmer)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并总结了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些波长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巴尔末公式。将它的原始形式稍微变换一下,用波长的倒数来表示,则显得更加简单明了:

ν=R(1/2^2 - 1/n^2)

其中的R是一个常数,称为里德伯(Rydberg)常数,n是大于2的正整数(3,4,5……等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是一个十分有用的经验公式。但没有人可以说明,这个公式背后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如何从基本理论将它推导出来。但是在玻尔眼里,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它像一个火花,瞬间点燃了玻尔的灵感,所有的疑惑在那一刻变得顺理成章了,玻尔知道,隐藏在原子里的秘密,终于向他嫣然展开笑颜。

我们来看一下巴耳末公式,这里面用到了一个变量n,那是大于2的任何正整数。n可以等于3,可以等于4,但不能等于3.5,这无疑是一种量子化的表述。玻尔深呼了一口气,他的大脑在急速地运转,原子只能放射出波长符合某种量子规律的辐射,这说明了什么呢?我们回忆一下从普朗克引出的那个经典量子公式:E = hν。频率(波长)是能量的量度,原子只释放特定波长的辐射,说明在原子内部,它只能以特定的量吸收或发射能量。而原子怎么会吸收或者释放能量的呢?这在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比如斯塔克(J.Stark)就提出,光谱的谱线是由电子在不同势能的位置之间移动而放射出来的,英国人尼科尔森(J.W.Nicholson)也有着类似的想法。玻尔对这些工作无疑都是了解的。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玻尔的脑中浮现出来:原子内部只能释放特定量的能量,说明电子只能在特定的“势能位置”之间转换。也就是说,电子只能按照某些“确定的”轨道运行,这些轨道,必须符合一定的势能条件,从而使得电子在这些轨道间跃迁时,只能释放出符合巴耳末公式的能量来。

我们可以这样来打比方。如果你在中学里好好地听讲过物理课,你应该知道势能的转化。一个体重100公斤的人从1米高的台阶上跳下来,他/她会获得1000焦耳的能量,当然,这些能量会转化为落下时的动能。但如果情况是这样的,我们通过某种方法得知,一个体重100公斤的人跳下了若干级高度相同的台阶后,总共释放出了1000焦耳的能量,那么我们关于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可以说些什么呢?

明显而直接的计算就是,这个人总共下落了1米,这就为我们台阶的高度加上了一个严格的限制。如果在平时,我们会承认,一个台阶可以有任意的高度,完全看建造者的兴趣而已。但如果加上了我们的这个条件,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就不再是任意的了。我们可以假设,总共只有一级台阶,那么它的高度就是1米。或者这个人总共跳了两级台阶,那么每级台阶的高度是0.5米。如果跳了3次,那么每级就是1/3米。如果你是间谍片的爱好者,那么大概你会推测每级台阶高1/39米。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可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即每级台阶高0.6米。道理是明显的:高0.6米的台阶不符合我们的观测(总共释放了1000焦耳能量)。如果只有一级这样的台阶,那么它带来的能量就不够,如果有两级,那么总高度就达到了1.2米,导致释放的能量超过了观测值。如果要符合我们的观测,那么必须假定总共有一又三分之二级台阶,而这无疑是荒谬的,因为小孩子都知道,台阶只能有整数级。

在这里,台阶数“必须”是整数,就是我们的量子化条件。这个条件就限制了每级台阶的高度只能是1米,或者1/2米,而不能是这其间的任何一个数字。

原子和电子的故事在道理上基本和这个差不多。我们还记得,在卢瑟福模型里,电子像行星一样绕着原子核打转。当电子离核最近的时候,它的能量最低,可以看成是在“平地”上的状态。但是,一旦电子获得了特定的能量,它就获得了动力,向上“攀登”一个或几个台阶,到达一个新的轨道。当然,如果没有了能量的补充,它又将从那个高处的轨道上掉落下来,一直回到“平地”状态为止,同时把当初的能量再次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

关键是,我们现在知道,在这一过程中,电子只能释放或吸收特定的能量(由光谱的巴尔末公式给出),而不是连续不断的。玻尔做出了合理的推断:这说明电子所攀登的“台阶”,它们必须符合一定的高度条件,而不能像经典理论所假设的那样,是连续而任意的。连续性被破坏,量子化条件必须成为原子理论的主宰。

我们不得不再一次用到量子公式E = hν,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史蒂芬.霍金在他那畅销书《时间简史》的Acknowledgements里面说,插入任何一个数学公式都会使作品的销量减半,所以他考虑再三,只用了一个公式E = mc2。我们的史话本是戏作,也不考虑那么多,但就算列出公式,也不强求各位看客理解其数学意义。唯有这个E = hν,笔者觉得还是有必要清楚它的含义,这对于整部史话的理解也是有好处的,从科学意义上来说,它也决不亚于爱因斯坦的那个E = mc2。所以还是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下这个方程的描述:E代表能量,h是普朗克常数,ν是频率。

回到正题,玻尔现在清楚了,氢原子的光谱线代表了电子从一个特定的台阶跳跃到另外一个台阶所释放的能量。因为观测到的光谱线是量子化的,所以电子的“台阶”(或者轨道)必定也是量子化的,它不能连续而取任意值,而必须分成“底楼”,“一楼”,“二楼”等,在两层“楼”之间,是电子的禁区,它不可能出现在那里。正如一个人不能悬在两级台阶之间漂浮一样。如果现在电子在“三楼”,它的能量用W3表示,那么当这个电子突发奇想,决定跳到“一楼”(能量W1)的期间,它便释放出了W3-W1的能量。我们要求大家记住的那个公式再一次发挥作用,W3-W1 = hν。所以这一举动的直接结果就是,一条频率为ν的谱线出现在该原子的光谱上。

玻尔所有的这些思想,转化成理论推导和数学表达,并以三篇论文的形式最终发表。这三篇论文(或者也可以说,一篇大论文的三个部分),分别题名为《论原子和分子的构造》(On the Constitution of Atoms and Molecules),《单原子核体系》(Systems Containing Only a Single Nucleus)和《多原子核体系》(Systems Containing Several Nuclei),于1913年3月到9月陆续寄给了远在曼彻斯特的卢瑟福,并由后者推荐发表在《哲学杂志》(Philosophical Magazine)上。这就是在量子物理历史上划时代的文献,亦即伟大的“三部曲”。

这确确实实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如果把量子力学的发展史分为三部分,1900年的普朗克宣告了量子的诞生,那么1913年的玻尔则宣告了它进入了青年时代。一个完整的关于量子的理论体系第一次被建造起来,虽然我们将会看到,这个体系还留有浓重的旧世界的痕迹,但它的意义却是无论如何不能低估的。量子第一次使全世界震惊于它的力量,虽然它的意识还有一半仍在沉睡中,虽然它自己仍然置身于旧的物理大厦之内,但它的怒吼已经无疑地使整个旧世界摇摇欲坠,并动摇了延绵几百年的经典物理根基。神话中的巨人已经开始苏醒,那些藏在古老城堡里的贵族们,颤抖吧!
(2)美国研制出能够看见原子的电子显微镜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以创记录的分辨率清楚地观察原子世界,因为他们研究出的电子显微镜能够能分辨出硅晶体的单个、哑铃形状的原子。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电子显微镜研究小组的负责人斯蒂芬·彭尼库克说:“每当你能更加清楚地看到某种东西的时候,那么你便能了解一些秘密。”彭尼库克及其同事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说,他们观察原子的图像分辨率已达到0.6埃,打破了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今年早些时候刚刚创立的0.7埃图像辨析率的记录。   埃是光谱线波长的最小单位。一埃大约仅仅是人头发丝直径的五十万分之一。大多数原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埃。彭尼库克说:“我们正跨进一道原本无法企及的门槛,在里面我们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清楚地看到了原子。”彭尼库克表示,具备观测材料在原子水平下结合过程的能力可能会极大促进半导体产业、化学以及新材料开发的发展。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使用电子显微镜看见了以红色哑铃形状出现的硅原子图像,图像的分辨率达到了0.78埃。彭尼库克说:“这是我们首次获得低于埃的分辨率的明确证据。”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是美国能源部下属的一个实验室。由彭尼库克领导的研究小组使用过一种30万伏的尖端电子显微镜,再辅以美国尼昂公司开发的一种称为像差修正的新型计算机化成像技术,对原子进行研究。   彭尼库克称这种分辨率修正技术能够同时给26块透镜调焦。彭尼库克说:“这项研究真正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成果,因为过去50年科学家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只是在最近几年才真正证明这种技术是可行的。”5年前,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在没有使用像差修正技术的情况下创造了1.3埃图像分辨率的世界记录。而在今年早些时候,该实验室使用像差修正技术再次创造了0.7埃图像分辨率的世界记录。研究人员称他们下一个目标将是在三维空间下观察原子。
满意请采纳。
谁发现了原子和分子

谁发现了原子的结构A,德莫可利特B,卢瑟福C

最早提出比较确切的分子概念的化学家是阿伏伽德罗;原子这一词源于希腊语,最早约在2500年前由古希腊人留基伯提出,其原意是不可分割。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发表了分子学说,此后100年左右的时间,分子被看作比原子稍大的一种颗粒。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很多“分子”中很难判断实际上有多少原子(比如橡胶之类的“高分子”)。

原子的大小

原子的大小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电子云的分布规律涉及到量子力学领域。简言之,电子云存在的空间不是绝对固定的,原子也并非是有固定体积的物体。

原子的半径有很多种,常见的有轨道半径、范德华半径(范式半径)、共价半径、金属半径等。同一原子依不同定义得到的原子半径差别可能很大。根据原子序数和核外电子数量,各元素原子的差别也会很大。

谁发现了原子的结构A,德莫可利特B,卢瑟福C

原子是谁发现的?

.中子、质子的发现

在早期的放射性研究中,卢瑟福已经发现放射性物质所发出的射线实际属于不同的种类,他把带正电的命名为α射线,把带负电的命名为β射线,把那些不受磁场影响的电磁波称为γ射线。1910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从而建立了原子的有核模型。

如果原子有核,那么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由于原子表现出电中性,它一定是带正电的,其带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量一样。1914年,卢瑟福用阴极射线轰击氢,结果使氢原子的电子被打掉,变成了带正电的阳离子,它实际上就是氢的原子核。卢瑟福推测,它就是人们从前所发现的与阴极射线相对的阳极射线,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之命名为质子。

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发现有质子从氮原子核中被打出,而氮原子也变成了氧原子。这可能是人类第一次真正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几千年来炼金术士的梦想第一次成为现实。但是,这种元素的嬗变暂时还没有实用价值,因为几十万个粒子中才有一个被高能粒子打中。到1924年,卢瑟福已经从许多种轻元素的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进一步证实了质子的存在。

发现了电子和质子之后,人们一开始猜测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组成,因为α粒子和β粒子都是从原子核里放射出来的。但卢瑟福的学生莫塞莱(1887—1915年)注意到,原子核所带正电数与原子序数相等,但原子量却比原子序数大,这说明,如果原子核光由质子和电子组成,它的质量将是不够的,因为电子的质量相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基于此,卢瑟福早在1920年就猜测可能还有一种电中性的粒子。

卢瑟福的另一位学生查德威克(1891—1974年)就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寻找这种电中性粒子,他一直在设计一种加速办法使质子获得高能,从而撞击原子核,以发现有关中性粒子的证据。1929年,他准备对铍原子进行轰击,因为它在α粒子的撞击下不发射质子,有可能分裂成两个α粒子和一个中子。

与此同时,德国物理学家波特及其学生贝克尔已经先走一步。从1928年开始,他们就在做对铍原子核的轰击实验,结果发现,当用α粒子轰击它时,它能发射出穿透力极强的射线,而且该射线呈电中性。但他们断定这是一种特殊的γ射线。在法国,居里夫人的女婿和女儿约里奥—居里夫妇也正在做类似的实验,波特的结果一发表,就被他们进一步证实了,但他们也误认为新射线是一种γ射线。

这一年是1932年,见到德国和法国同行的实验结果后,查德威克意识到这种新射线很可能就是多年来苦苦寻找的中子。他立即着手实验,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发表了“中子可能存在”的论文。他指出,γ射线没有质量,根本就不可能将质子从原子核里撞出来,只有那些与质子质量大体相当的粒子才有这种可能。其次,查德威克用云室方法测量了中子的质量,还确证了中子确实是电中性的。中子就这样被发现了。约里奥—居里后来谈到,如果他们去听了卢瑟福于1932年在法国的一次演讲,就不会坐失这次重大发现的良机,因为卢瑟福那次正好讲到自己关于中子存在的猜想。查德威克由于发现中子而获1935年度诺贝尔物理奖。
原子是谁发现的?

原子是如何被发现的

原子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他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原子是如何被发现的

分子与原子是谁发现的

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过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故选C.
分子与原子是谁发现的

原子是怎么被发现的?怎么观察到?

资源的枯竭、人口的剧增以及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对抗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缓解,但血腥的对抗永远存在,整个人类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和平比广告中插播的电视剧还要稀少。

最彻底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包括人在内的这个世界一股脑儿搬进电脑。

将物质世界虚拟化是我们已经做过和正在做的,空间不成问题,即便是按照现有技术也办得到,何况电脑硬件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头,我们正在开发立体电路,光子计算机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互不干扰,空间和速度惊人的量子计算机已经有了最简单的样机。

美国的理查德·斯莫利教授和罗伯特·柯尔教授以及英国的哈罗德·克罗托教授在1985年发现了由碳原子组成的足球状分子,人们称之为“巴氏球”。他们仨因此共同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加长的“巴氏球”其状如管,称作碳纳米管。直管具有类似金属的性能,强度、稳定性和导电性能大大超过了金属。略带弧形的碳纳米管具有半导体性能。5万个碳纳米管加在一起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碳纳米管理论上是一个原子厚度的管子,所以用碳纳米管制造的集成电路比硅半导体小的多,耐热性和耐久性也要更强。

光计算机是利用光子而非电子进行运算的。一束激光能产生亿万个相干光子流,每个光子流可以完成独立的运算系列,这些运算是通过透镜、反射镜、衍射光栅等元件进行的。光计算机的最大优点是能同步进行若干万亿次的大规模并行运算。

量子计算机与目前的电子计算机相比,相当于氢弹和手榴弹——严格说来比这更悬殊。假设有一台宇宙那么大的电子计算机,宇宙中每一个分子和分子团都变成一台每秒达到一万次的计算机。假定连这样的计算机都要运行100万年也难以解决的问题,量子计算机可以在10的负9次方内解决。美国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艾萨克·庄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尔·格森菲德尔用丙氨酸分子中的碳原子制作了第一台最简单的量子计算机。

以上种种意味着将100亿人口和这个世界放进电脑,存储空间和速度是不成问题的。

电脑的各单项技能已经和即将超过人脑,容量、速度以及它们的上限都不是人脑可以比拟的,作为人脑特有的模糊计算和并行处理,电脑已经办到了。但很多人怀疑电脑能否产生意识,如果不能,“我”将进不了电脑,而这恰恰是关键的关键!

如果“我”能进入电脑,那就妙不可言。比方说,你可以长生不老(千万要记得经常备份自己),你将拥有享用不尽的富贵荣华,美女帅哥看重谁就是谁(你自己也可以是美女帅哥,还可以在两者之间变幻,年龄自己选择),猎食野生动物不犯法——还是别忙着享受未来,地图毕竟不是领土,到底“我”能不能进去?如何进去?未来算第几维?对了,好像是列宁说过,数学可以构思出第四维,但只有在三维空间才能推翻沙皇的统治。天才革命导师说出的话往往非常实在。

其实本老人家也不知道究竟能否进入电脑。我知道理论上一定能,人的意识不过就是物质的产物,只是不知道客观上能否办到。理论和实践有时候看起来仅仅相隔几毫米,但其实是一张钢板的正面和反面,想通过去也没那么容易。不论你在什么地方看到“电脑能否战胜人脑”的争论,占绝对多数的观点一定是“电脑无意识,没有创造性,只会根据人的指令办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用别的什么抽象的“维”蒙人没有谁会买账。

对电脑能否产生意识持怀疑态度的人一定不会怀疑人是有意识的和有创造能力的,有了这个共识交流就方便多了。本老人家设想了两种进入电脑的方式,朋友们如果想到了别的办法欢迎贴上来,如果合适我将插进这篇文章。

第一种:利用毫微技术将包括大脑在内的人整体扫描,然后转化为虚拟的“我”。隧道显微镜能够显示和移动原子,作为这个技术的第一幅广告是操纵原子使拼成IBM的图样。看来扫描并虚拟一个“我”也就只剩下技术细节的完善和规模的放大。医学检查已经证明扫描不足以影响人的思维活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生物构建和工作往往采用简单原理并且有普适性,比方说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都用碱基对的顺序表达,生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都是中学生已经掌握的,神经细胞的精巧结构主要是支撑其自身的生存过程,与处理信息并没有直接联系。以色列科学家阿密姆拉·格林瓦尔开发的光学成像扫描技术,其装置的分辨能力达到了50微米以下,可以进行实时操作,能够看见单个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情况。这就表示将“我”扫描进电脑不会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

第二种:将具有海量记忆功能的芯片(也就一两个黄豆那么大吧)植入人脑中,使之与大脑互联互通,记录大脑获得的信息,分担大脑的工作(医学上已经迈开脚步),从逐步取代大脑的工作过度到最终代替大脑工作,“百年之后”将“黄豆”摘下来,信息传输到电脑中,“我”就继续活着,更快乐,更美好。
原子是怎么被发现的?怎么观察到?

原子模型发现史上有几个科学家,分别是谁

分子:
最早提出比较确切的分子概念的化学家是意大利阿伏伽德罗,他于1811年发表了分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分子则是在游离状态下单质或化合物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构成)的,单质分子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不同物质的分子中各种原子进行重新结合。”

自从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概念以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化学家都把分子看成比原子稍大一点的微粒。1920年,德国化学家施陶丁格开始对这种小分子一统天下的观点产生怀疑,他的根据是:利用渗透压法测得的橡胶的分子量可以高达10万左右。

他在论文中提出了大分子(高分子)的概念,指出天然橡胶不是一种小分子的缔合体,而是具有共价键结构的长链大分子。高分子还具有它本身的特点,例如高分子不像小分子那样有确定不变的分子量,它所采用的是平均分子量。

随着分子概念的发展,化学家对于无机分子的了解也逐步深入,例如氯化钠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以离子键互相连接起来的一种无限结构,很难确切地指出它的分子中含有多少个钠离子和氯离子,也无法确定其分子量,这种结构还包括金刚石、石墨、石棉、云母等分子。

在研究短寿命分子的方法出现以后,例如用微微秒光谱学研究方法,测得甲基(CH3·)的寿命为10-13秒,不但寿命短,而且很活泼,其原因是甲基的价键是不饱和的,具有单数电子的结构。

这种粒子还有CH·、CN·、HO,它们统称为自由基,仅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由此可见自由基也具有分子的特征,所以把自由基归入分子的范畴。还有一种分子在基态时不稳定,但在激发态时却是稳定的,这种分子被称为准分子。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科学称为分子科学,例如动物学、遗传学、植物学、生理学等正在掌握各种形式的不同种类分子的性能和结构,由分子的性能和结构设计出具有给定性能的分子,这就是所谓分子设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改变,而原子不会改变。


原子:
原子论是元素派学说中最简明、最具科学性的一种理论形态。英国自然科学史家丹皮尔认为,原子论在科学上 “要比它以前或以后的任何学说都更接近于现代观点”。原子论的创始人是古希腊人留基伯(公元前500—约公元前440年),他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

古代学者在论及原子论时,通常是把他们俩人的学说混在一起的。留基伯的学说由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发展和完善,因此德谟克利特被公认为原子论的主要代表。


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在希腊文中是“不可分”的意思。德谟克利特用这一概念来指称构成具体事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微粒。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满和坚实”,即原子内部没有空隙,是坚固的、不可入的,因而是不可分的。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原子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它的惟一的运动形式是“振动”;原子的体积微小,是眼睛看不见的,即不能为感官所知觉,只能通过理性才能认识。[3]

经过二十几个世纪的探索,科学家在17世纪~18世纪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的真实存在。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J.道尔顿在进一步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原子学说。这种原子学说的提出开创了化学的新时代,他解释了很多物理、化学现象。


粒子:
它是一种概念,指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分。

原子模型发现史上有几个科学家,分别是谁
上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下一篇 2021年10月01 00:00

相关推荐

  • 陈怡馨福建哪里人,中国有多少人叫陈怡馨

    欢乐喜剧人超能五侠老四是谁《我成了他的班主任》是由朱维俐执导,陈怡馨、卢东旭、孙嘉琪、马昂、宋一雄、闪蓝桥、张冠森、孙熹之、索朗美淇、鲍李宁等出演的青春甜宠校园剧[1]。该剧讲述了聚焦校园学生的青春成

    2021年10月01 4
  • 中村正雄是谁打死的

    侵华日军中被中国军队击毙的最高将领是谁?冢田攻、中村正雄、山县正乡、林大八、浅野嘉一等。1、冢田攻冢田攻(1886年7月14日~1942年12月18日),日本茨城县人,日本陆军大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

    2021年10月01 19
  • 罗老师是谁,罗老师全名

    罗永浩是谁?以前是做什么的?罗永浩,男,1972年出生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今和龙市)。锤子科技创始人。曾先后创办过牛博网、老罗英语培训学校,并著有《我的奋斗》一书。战雷的罗老师谁演的  神

    2021年10月01 43
  • 美拍曲田心瑶是谁

    江心瑶是谁演的,江心瑶扮演者,第三种爱情江心瑶江心瑶是现代都市爱情电影《第三种爱情》中的女性角色,由江语晨饰演。江语晨(JessieChiang),1987年4月29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华语流行乐女

    2021年10月01 9
  • 蔡徐坤哪里人,蔡徐坤是金乡的吗

    蔡徐坤是哪里人,蔡徐坤蔡徐坤出道前的本名叫做蔡泽坤。虽然蔡徐坤没有明确说明他的原名,但确实是改了名字的。不过现在的蔡徐坤是他自己改的,是因为母亲的姓就是徐,所以才把徐字代替了泽。蔡徐坤是现在特别火的一

    2021年10月01 136
  • 中国有嘻哈辛巴是谁

    中国有嘻哈第一季选手是什么?有很多优秀的知名rapper参加小白,PGOne,TT,VAVA,欧阳靖(HipHopman),艾福杰尼,GAI爷,Bridge,黄旭,小青龙,孙八一,大狗,大笑,鬼卞,周

    2021年10月01 9
  • 张丰毅是哪里人,张丰毅是o

    男演员张丰毅是哪里人张丰毅不是河南唐河人。张丰毅1956年9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未满周岁便随父母来到云南省东川市(现昆明市东川区)。1971年,初中肄业,从中学进了云南省东川市文工团。1978年

    2021年10月01 11
  • 多大年龄退出预备役,退伍军人多大年龄退出预备役

    预备役的年龄一般是18周岁到35周岁。如果要是超出这个范围的,将会自动退出预备役部队。预备役,顾名思义不是现役军队,是预备服现役的军队,是中国正规军事力量的有机补充部分,战时应该可以迅速转入现役,成为

    2021年11月14 307
  • 赵丽颖配音是谁,赵丽颖御用配音

    传赵丽颖的配音是谁乔诗语个人资料有哪些配音作品赵丽颖的电视剧并不是完全都使用配音的,比如赵丽颖拍摄的电视剧杉杉来迟就使用的自己的原声配音。虽然赵丽颖有很多的角色都是用的配音老师的声音。但是这和影视公司

    2021年10月01 9
  • 匆匆那年方茴的孩子是谁的,匆匆那年陈寻最后娶了谁

    匆匆那年方茴怀的孩子是谁的?邝强,和陈寻宿舍在一个楼层的,天天泡妞。陈寻和方茴分手后,陈寻和沈晓棠同居,方茴知道后负气和邝强上床,然后就怀孕了。匆匆那年方茴的孩子是谁的孩子是陈寻大学同学,叫邝强,孩子

    2021年10月01 27
  • 深海利剑金教官是谁演的

    《深海利剑》女教官拼硬实力刘璐被赞“帅美军花”1.高旻睿,1996年10月9日出生,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2015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因参加湖南卫视校园纪实综艺节目《一年级大学季》受到关注

    2021年10月01 67
  • 蒙面歌王大匠是谁

    蒙面歌王各歌手名字。第一季:林宥嘉、瞿颖、张碧晨、陈晓东、许志安、周蕙、谭晶、黄绮珊、萨顶顶、塔斯肯、金海心、赵传、杨丞琳、金志文、李嘉格、周深、侧田、大张伟、王太利、品冠、孙楠、陈冰、刘美麟、郁可唯

    2021年10月01 17
关注微信